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规划教材,共分8章,在内容上力求简明与实用;在编排上注重教法与学法;在讲述上注重基本概念、电路构思过程和分析思路的阐述;对教学中容易混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8章,即半导体二极管及其电路分析、BJT及其放大电路、FET及其模拟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与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信号发生电路、功率电路及模拟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教学,将负反馈与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结合在一起,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频率响应放在第2章中介绍,主要采用计算机仿真来讲述。第8章包含28个仿真演示,可供仿真演示或虚拟实验时选用。  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简明与实用;在编排上注重教法与学法;在讲述上注重基本概念、电路构思过程和分析思路的阐述;对教学中容易混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本书可作为电子工程、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本科、专科“模拟电路”课程的基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和自考学员学习的用书。

目录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电路分析…………………………1

第2章 双极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29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模拟电路………………………………93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120

第5章 负反馈与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150

第6章 信号发生电路…………………………………………224

第7章 功率电路………………………………………………277

第8章 模拟电路的计算机防真教学…………………………321

参考文献…………………382

序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电气类、机电类等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也是非电类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具有“入门难”的特点。教学基本要求定位为“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难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广

本课程从实际的半导体器件出发,讲述器件的基本特性、模拟电路构成原理及其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讲述半导体器件时往往又要从半导体及半导体器件内部微观机理讲起,然后介绍半导体器件非线性伏一安特性、电容效应、主要参数及其温度特性等。就是最简单的基本放大电路,也包含着直流与交流、静态与动态、低频与高频、小信号与大信号、线性与非线性等问题。由于教学中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宽,而教材中又不可能详细介绍,所以初学者感到“杂、乱、难”,即内容杂,头绪乱,难理解。因此,如何降低本课程入门的“门槛”,如何选择半导体基础知识的“切人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工程性质”

针对实际半导体器件的复杂性,器件的功能、电路模型及应用电路的分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要求初学者要尽快树立“工程近似的观点”,学会抓主要矛盾,掌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由于还不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分析方法是最困难的。事实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出发点是为了简化分析过程、降低计算难度和工作量,以适应人们有限的“手工”计算能力。在计算机仿真和CAD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的今天,如何处理“手工”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的关系,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实践证明:对于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只通过读书来学习。没有足够的实践环节的配合,是不可能真正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由于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宽,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较多,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因此做好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实验条件不具备和基本技能训练学时不够,则初学者就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因此,精简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和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根本出路。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将从下列3个方面进行探索。 1.降低“入门门槛”,避开半导体器件微观机理的讲述 从PN结和半导体器件的伏一安特性人手,重点讲述器件特性的非线性与主要参数。为了弥补器件内部工作原理知识的不足,器件内部导电机理以自学选读资料的形式出现,在初学者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性能之后,可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参考材料。 2.贯穿两条基本线索,精选模拟电路的基本内容 本书以半导体器件特性的非线性、电容效应、温度特性为出发点,讲述器件(或组件)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基本功能、电路模型、应用电路构成及其分析方法,贯穿一条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主线);以反馈概念与反馈理论为依据,讲述反馈在信号放大、信号处理、信号发生和稳定电源电路中的应用,贯穿一条反馈技术在模拟电路中应用的基本线索(辅线)。

全书共分8章。前7章为低频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内容,即半导体tt管及其电路分析、BJT及其放大电路、FET及其模拟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与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信号发生电路及功率电路,并将负反馈与集成运放线性应用揉在一起,加强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避免了讲述内容上的重复;将功率放大电路与整流稳压电源合为功率电路;频率响应放在第2章中介绍,并主要采用EWB仿真演示来讲述。第8章为模拟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教学。章后的自学选读资料可作为知识的扩充和应用参考材料。本教程注重对基本概念、电路构思及分析思路的阐述,在讲述方法上多处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

3.充分利用EWB仿真软件,把讲解与演示结合在一起

第8章模拟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教学结合实例介绍了EWB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设计了28个模拟电路仿真演示贯穿教材的主要内容。师生可根据教学进程选择仿真演示内容,只要将EWB软件拷贝在u盘上,随时随地可以上机使用,进行仿真演示、虚拟实验和习题仿真。电子技术课程计算机仿真教学,促进了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步伐,改变着电子技术的授课方式、学习方式和考查方式;直观、形象、逼真,既可以深化学习内容,又可以弥补因实验条件的不足给教学效果带来的影响;界面友好,使用简便,对硬件环境要求不高,容易为初学者掌握。实践表明,EWB仿真软件是一个良好的电子技术辅助教学工具,是随身携带的超大型电子实验室,是电子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工作平台。

本书第1、5、6、7、8章由李祥臣教授撰写;胡长超副教授撰写第3、4章;朱忠义副教授撰写了第2章。全书由李祥臣负责修改与定稿;卢留生副教授完成全书的绘图、文字编辑和部分文字输入等大量细致工作。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郭明妹、李路遥、邓明春、范晓勇、李世超、岳彩青、胡明听、李伟光、牛光辉等,他们在文字输入、电路实验、EWB仿真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始终得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科技研究所及模拟与数字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和业务水平所限,书中难免错误或欠妥之处,诚恳欢迎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批评赐教,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编者

2005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祥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824767
开本 16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98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N710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