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历史之思与心灵之困:当代作家症候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历史之思与心灵之困》是青年学者樊迎春的批评文集,分为三章,分别论述80年代“归来作家”的回忆性叙事和主体性重构(个案对象:宗璞、茅盾、巴金、张光年)、作为“迟到者”的七零后作家的不甘与心灵解放(个案对象:徐则臣、鲁敏、葛亮、李宏伟)、更为年轻一代作家的历史认知与现实互动(个案对象:郑小驴、新南方写作、陈春成、李唐)。本书以现代性理论和历史化方法为经纬,从 20世纪 80年代出发,延伸至 21世纪,关注不同代际作家的历史书写以及对历史与现实造成的心灵困境的纾解,由此考察一群人、一代人、几代人的历史省思与当代想象。 目录 目 录 1引 言 1第一章 归来者的呼号 3第一节 书斋内外的小气候:宗璞的家、父亲与小说 33第二节 写实作为一种召唤:茅盾节编《红楼梦》的历史意义 61第三节 文学创作者的“罪与罚”:巴金的道路与《寒夜》的位置 86第四节 深藏功与名:张光年在中国文联、作协恢复中的角色 119第二章 迟到者的心灵解放史 121第一节 生命灵识的捕捉者:鲁敏小说论兼及一代作家的精神探求 149第二节 回应世界与困境的召唤:徐则臣小说论 168第三节 食色动粤港:葛亮《燕食记》的历史、现实与社会互动 191第四节 前度刘郎今又来:李宏伟《引路人》中“科幻”的效用、限度与可能性 211第三章 脱历史者的时代互动 213第一节 后真相时代的无脚鸟:读郑小驴的《南方巴赫》兼及一种写作症候 231第二节 “新南方写作”的“科幻”与“非科幻” 240第三节 在黄昏与黑夜的缝隙中藏匿:陈春成的文艺奇幻与现代洞穴 250第四节 做世界的切线:由《上京》兼及李唐的创作变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之思与心灵之困:当代作家症候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樊迎春 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22454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46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