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风一曲振河山(上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2年的中国故事秦)/话说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程念祺编著的分册《大风一曲振河山(上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2年的中国故事秦)》,讲述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2年的中国故事。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程念祺编著的分册《大风一曲振河山(上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2年的中国故事秦)》,讲述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2年的中国故事。

秦朝的历史,禀上古三代、春秋战国之流风余韵,又以天下大一统之新声,重谱中国历史之新曲。雄悍与张扬,反映着这一时期的历史个性。而随着那辉煌逐渐化为乌有,埋下的却是沉重的历史伏笔。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秦汉史专家谈其对秦西汉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2年

大一统时代的辉煌与忧患——秦朝

○○一 “皇帝”来了

他要统治天下,还想统治天上

○○二 天下为郡县

郡县制的问题:“天高皇帝远”

○○三 统一文字

隶书比篆书更便于通行

○○四 焚书

李斯的建议,果然合乎始皇帝的心意

○○五 坑儒

天下的读书人,从此彻底沉默

○○六 地上天堂

建筑布局,象征着天上星宿

○○七 地下宫殿

坟墓建造得如地上天堂

○○八 求仙

不要称“朕”,而要称“真人”

○○九 “今年祖龙死”

善神不曾出现,徐市已逃之天天

○一○ 始皇帝病死沙丘

来不及为自己安排后事了

○一一 胡亥当皇帝

李斯成了关键人物

○一二 指鹿为马

赵高的权力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

○一三 李斯谏胡亥

胡亥对李斯再也没有一点点的信任了

○一四 李斯之死

“囚犯哪里还有上书的权利!”

○一五 胡亥临死三慝

赵高天天盘算着找机会除掉胡亥

○一六 秦王子婴

子婴杀了赵高,只当了四十六天的秦王

○一七 “大楚兴,陈胜王”

死就要死得壮烈,干一番大事业

○一八 项梁、项羽起兵

项梁按兵法调遣众人,暗中观察各人的表现

○一九 吕公识刘邦

吕公看见刘邦,就要把女儿嫁给她

○二○ “东南有天子气”

秦始皇带人东巡,刘邦疑心是冲自己来的

○二一 陈胜为王

称王心切,不听张耳、陈余的劝告

○二二 郦食其见刘邦

郦食其大谈合纵连横之术

○二三 项粱复立楚国

以楚怀王为号召,项梁更显得不同凡响

○二四 武臣称赵王

一意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地盘,不再西进

○二五 韩广称燕王

燕地豪杰希望重新恢复燕国的江山

○二六 齐国复立

田荣重新平定齐地,自立为齐王

○二七 张良立志复韩

韩国复立,了却张良的一个心愿

○二八 项羽杀卿子冠军

宋义安营扎寨,整整四十六日按兵不动

○二九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激发楚军将士的必胜信念

○三○ 刘邦入成阳

刘邦终于克制住私欲,返回霸上

○三一 鸿门宴

“将来夺取天下的,一定是沛公了”

○三二 西楚霸王

项羽提出,由他来重新分封诸侯

○三三 韩信为将

萧何说,要夺取天下,非韩信不可

○三四 刘邦东进

刘邦所到之处,都很得人心

○三五 刘邦不慈不孝

危急时,对儿女、父亲毫不顾惜

○三六 黥布叛楚

随何向黥布保证,刘邦将来一定与他裂地分王

○三七 陈平娶富家女

不愿娶穷人家的女儿,觉得那样很没面子

○三八 刘邦重用陈平

陈平遭惹谗言,刘邦用而不疑

○三九 反问计

用金子贿赂楚军军官,让他们散布谣言

○四○ 蒯通论三分天下

武涉、蒯通都没能说服韩信背叛刘邦

○四一 张耳与陈余

猜疑和争权,使这对“刎颈交”势不两立

○四二 划鸿沟为界

以鸿沟为界,西属汉,东属楚

○四三 霸王别姬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四四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上天要亡我,我何必再渡江呢?”

聚焦:公元箭221年至公元前202年的中国

试读章节

博士淳于越“以古非今”

公元前213年,赢政在咸阳官举行盛大宴会。当时参加宴会的,除了朝廷的文武大臣,还有七十个博士。宴会上,仆射周青臣向始皇帝敬献了他的颂词。颂词的大意是说,秦国过去不过方圆千里,而今海内平定了,始皇帝犹如日月,光芒普照;六国的土地,如今已是秦朝的郡县,人民安康幸福,再也不会受战争祸害;秦朝的天下,从此也可以一代一代地永远传下去了。

听了周青臣的赞美,赢政喜不自胜。但与会的一个名叫淳于越的博士,听了周青臣对始皇帝的这一番奉承,却怎么也坐不住了,起身大唱反调。他说:“商朝和周朝,统治了千余年,是因为把子弟和功臣封为诸侯王,由他们来辅助王室。现在四海之内都是皇帝陛下的,可皇帝的子弟却是什么也没有的‘匹夫’。如果有一天,国家出现了像昔日的田常、六卿那样的乱臣,要篡夺国君的权力,却没有人来保驾,秦朝的江山怎么能够保得住呢?治理国家,不仿效古代的做法,要想长治久安,还从来不曾听说过呢!如今的事,明明是皇帝做错了,周青臣却一味地歌功颂德,这是要加重皇帝陛下的错误。可见他不是个忠臣。”

李斯建议焚书

赢政听了淳于越的话,好像被人当头浇了盆冷水,心里非常生气,但仍不动声色,只是叫大臣们对淳于越的话发表意见。丞相李斯于是跳了出来,说过去五帝治理国家的办法都不一样,夏、商、周三代也是如此;时代不同了,治理国家的办法自然会发生变化。皇帝陛下开创了大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可不是那些愚蠢的儒生们能懂得的;淳于越讲的那些上古三代的事,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效法的。李斯还说道,过去诸侯们你争我夺,用优厚的报酬请来那些讲学的人,跟他们讨论治国之道;如今天下安定了,法令由国家来制定,读书人就该学习国家的法令,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他们就是不愿学习国家的法令,偏要说古代如何如何,当今的制度又是多么比不上古代,把老百姓都搞糊涂了。

李斯越讲越亢奋。也许他此时已经摸准了始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要投始皇帝所好。也许他根本就认为始皇帝并不如自己看得清楚,正要借这个机会给始皇帝好好上一课。秦统一天下,李斯自认为是立了大功的,他也想借此机会表演一番,好让人家知道他对秦朝有着怎样的一番苦心,希望以此来提醒大家不要忘了他的莫大功劳。此时,他的作派,完全就像是始皇帝的代言人,话也收不住了。他提出,现在天下统一了,是黑是白应该有个一定之规,但读书人就是自以为是:国家的法令一公布,他们就出来说长道短,使听的人坏了心术,流传开来就形成了舆论;还专门在皇帝面前讲一些耸人听闻的话,表示自己不同凡响,又故意发表一些奇谈怪论,煽动人们诽谤朝廷;朝廷如果对这样的事情都不加以禁止,皇帝的权威就要下降,坏人就会结成党羽。

讲完了这番话,李斯向始皇帝建议:史官藏书,除了秦国的史记,其他的一律烧掉;除了博士官,凡是家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语,一律在三十天内送缴官府烧掉,只保留医药、占卜算卦的书和农书;私藏禁书的,一律作为犯人,送去修筑长城;聚在一起谈论《诗经》和《尚书》的人,一律杀了示众;凡是用古代的事例来批评秦朝法令的人,要把他们的亲族也一起杀掉;官吏对上述各种犯罪行为如果知情不报,要受到同样的惩罚,禁止民间讲授学问。

李斯的这些建议,果然合乎始皇帝的心意,马上就下令实行了。于是,我国古代许许多多的珍贵典籍,就此被无情的大火烧成了灰烬。其中最为可惜的,是六国的史籍。这些史籍,原本为六国的史官所记,深藏于宫中,很少有流传到民间的。烧掉之后,也就从此绝迹。至于《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语,向来民间流传很广,就有一些被偷偷地藏起来,躲过了大火。而由秦朝博士官收藏的这一类书,据说后来项羽入咸阳,烧秦朝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熄,也都一起被烧掉了。P26-27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风一曲振河山(上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2年的中国故事秦)/话说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念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2594
开本 16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2013062542
中图分类号 K233.0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9
17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