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首师考古集——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二十年的纪念文集,共收录该专业14名教师的23篇文章,内容涉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唐宋元等时段,包括考古学文化、古文字、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等专题研究,还涉及博物馆学、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文化遗产等方面研究。 目录 目录 岁月如歌: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i) 青海高原三江源通天河流域石核—石片工业与早期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东南路线” 陈宥成 侯光良(1)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人群扩散与互动的新启示:中石器时代晚期冬给措纳湖狩猎采集人群石器技术与遗址结构 陈宥成 侯光良(12) 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戴向明(27) 晋南盐业资源与中原早期文明的生长:问题与假说 戴向明(38) 陶冶中国:从陶器看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王涛 崔明旻(53) 二里头文化的文字符号与礼制文明 袁广阔(59) 论三代“居葬合一”及其判断方法 雷兴山 蔡宁(79) 西周殷遗民族属判断标准简论 雷兴山 王洋 种建荣(90) 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石料来源与资源选择策略——基于二里头遗址的石料分析 钱益汇 陈国梁 赵海涛 许宏 刘莉(101) 金石学阶段的中国青铜器研究朱光华(115) 从琉璃河和叶家山出土青铜兵器看西周早期曾国与燕国的交流 李竹 陈北辰(125) “生死异路,各有城郭”——读骆驼城出土的一件冥婚文书 刘乐贤(138) 简论隋唐宝玉石制品中的西域文化因素 朱光华(155) 稽古作新:宋以降鼎形容器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 袁泉(165) 蒙元墓葬场景营造与空间功能刍议 袁泉(205) 天宫楼阁艺术源流探析 赵献超(252) 宋代舍利塔内藏经的性质与功德机制 赵献超(276) 论考古学与历史研究 钱益汇(291) 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及其反映的家养动物的差异化 尤悦 陈相龙 余翀 戴玲玲 柴小羽 吴倩(302) 全球化视角诠释下的世界史——“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的一个面向 闫志(318) 叙事的断裂——“大河文明”展的叙事分析 闫志(326) 通州与威尼斯的运河生态水城模式对比分析 范佳翎 张子璇(340) 考古教育:沟通公众与考古的重要桥梁——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教育实践为例 王涛(348) 后记(354)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首师考古集——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袁广阔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793386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37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545000 |
| 出版时间 | 2024-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0.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