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慧宫031】父辈之罪:历史记忆与德国的转型正义
内容
编辑推荐
★ 冷战背景下的两德“赎罪”竞赛,道德凝视下的美国“古今”对比
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俨然在清算纳粹罪行方面发起了一场竞赛,并将其视作东西方意识形态对抗的一部分。这给德国的转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尽管德国人在清算纳粹罪行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当今德国新纳粹思潮的涌动和德国选择党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往日的悲剧还会重演?一个多世纪前美国黑人遭受的不公对待,如今是否已然转入地下,变成方方面面的隐性歧视?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先后当选,是否意味着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成果即将得而复失?对于这些问题,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 一场屠杀和一起谋杀,折射出西方世界“清算历史”工作的进展与不足
对德国人来说,父辈的一大罪行是纳粹对欧洲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的大规模屠杀;对美国南方人来说,父辈的一大罪行是美国白人对黑人的奴役、种族隔离和私刑谋杀。为何德国人能够花费几十年,艰难地摆脱战争受害者心态,勇于为父辈赎罪?为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近一个世纪后,美国南方仍会发生埃米特·蒂尔谋杀案这样恶劣的私刑案件?本书既讲述德国如何清算历史,也讲述美国如何追求公平正义。在更广泛的层面,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案例,为全世界的转型正义提供参考。

★ 作为白人女性生活在美国南方,与作为犹太人生活在德国柏林,会有怎样不同的体验
本书作者苏珊·奈曼生于美国南方,在那里,白人种族主义者往往以保护女性的名义迫害黑人,身为白人女性的奈曼于是被迫成了“加害者”群体的一员,尽管她从未伤害任何黑人。奈曼又曾在德国柏林学习和生活,在那里,身为犹太人的她又被视为“受害者”群体的一员,尽管她的家族没有任何人进过集中营。
然而正是这种恰当的距离,使奈曼既可以冷静理性地还原真实的历史记忆,又能近距离观察历史罪行给各个群体造成的心理创伤。丰富的经历使她得以接触到各个族群,走进发生历史事件的现场。
作者身为罗尔斯弟子、知名哲学家,在本书中将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应用于当下,熔亲身经历、实地探访、哲学思辨于一炉,从“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身份出发,多视角观察西方历shi上的罪恶及其留下的创伤,剖析人们在面对集体罪责时经历的复杂心路。

★ “后记”部分独家收录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以来作者针对德国国内种族问题的两篇评论文章
随着中东战事再起,德国人的立场备受关注:对德国人来说,今天以色列在战争中的任何行为都不容置疑吗?对以色列的任何批评都是反犹主义吗?为了不被认为反犹,德国人又做了哪些ji端的事,从而让奈曼认为德国已经站在了疯狂的边缘?“清算历史”是否已然过头?它究竟是追求公平正义的手段,还是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工具?作者根据对德国社会的z新观察,在两篇后记中回应了这些问题。
内容推荐
一个国家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身历史上那些令人痛苦的记忆?人们该以怎样的行动回应自己父辈的罪恶?在种族对立与种族和解之间,在篡改与铭记之间,未来的人们将如何选择?本书作者苏珊·奈曼以德国人和美国人在这些问题上的做法为例,为西方世界对待自身现代历史中的罪过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又不可或缺的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作者将哲学反思、个人经历和大量采访结合在了一起,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她的答案。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犹太人大屠杀和第三帝国的种族主义在今天的思想残余,还讨论了东德和西德清算纳粹历史的种种做法的差异。第二部分将视角转向了美国南方,围绕埃米特·蒂尔谋杀案等著名的种族谋杀案展开,覆盖了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奴隶制的状况、这场战争的起因、战后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20世纪的黑人民权运动、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先后当选折射出的当代美国人的心态变化,还讨论了众多公益机构为争取民权、开启民智所做的种种努力。第三部分将德国人和美国人应对自身历史罪责的做法进行了比较,围绕着它们各自的历史记忆、纪念建筑、赔款问题、族群关系和移民政策等做了深入的探讨,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回答“我们该怎么做”这个核心问题。
目录
第一部分 德国的教训
1 历史比较的运用和滥用 / 3
2 父辈之罪 / 29
3 冷战记忆 / 89
第二部分 南方人的不安
4 人人都知道密西西比 / 165
5 未竟事业 / 235
6 埃米特·蒂尔的面容 / 283
第三部分 拨乱反正
7 纪念性建筑 / 359
8 权利和赔款 / 427
9 暂作结论 / 489
后记一 / 539
后记二 / 561

注 释 / 570
参考文献 / 588
致 谢 / 595
出版后记 / 598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讲述了许多关于个人和社区处理种族暴力遗留问题的故事,确定了解决过去和现在的问题的建设性步骤,能够让我们创造一个不同的未来。
——玛莎·米诺,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

这本书将有关美国种族主义的讨论与有关德国纳粹主义的反思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引人入胜的、令人不安的对比。这是一部感人的、深刻的、重要的著作。
——兰德尔·肯尼迪,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父辈之罪》将宏大的思想和惊人的细节结合在了一起。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道德沉思录,讲述了发生在后第三帝国时代的德国与后种族隔离时代的美国南方的大规模集体犯罪和赎罪的种种做法。苏珊·奈曼是一位公民哲学家,她从不回避棘手的话题。她以高雅的笔触、过人的智慧和作为旅居德国的美国南方犹太人的独特经历,创作出了一部细致入微的良知之作。这本书在今天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黛安娜·麦克沃特,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带我回家》作者

奈曼的这本书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并不是因为里面关于德国的材料……真正重要的是书中第一句话所包含的并列关系:“我以一名白人女性的身份在种族隔离的美国南方开始了我的人生,而且很可能将以一名犹太妇女的身份在柏林度过我的余生。”……没有谁像奈曼那样全面地了解德国人如何努力直面他们的过去,也没有谁像奈曼那样如此顽强、如此忠实地还原过去。
——迈克尔·戈拉,《纽约书评》

许多美国人坚信自己的国家有它的特殊性,因此拒绝从他国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奈曼的这本书纠正了这种错误的看法。
——安德鲁·莫劳夫奇克,《外交事务》

《父辈之罪》深入地比较和分析了二战后德国人对纳粹暴行的情绪与美国南方人对南北战争和奴隶制的态度,并为美国人更好地接受自己国家的历史提供了建议……奈曼的评论深思熟虑,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在书中的比较也非常及时。这本杰出的历史和政治哲学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战争遗产的有意义的方式。
——《出版人周刊》(星级评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慧宫031】父辈之罪:历史记忆与德国的转型正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苏珊·奈曼(SusanNeiman)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47084
开本 32开
页数 63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425000
出版时间 2025-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