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刑事法评论(45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主题是“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主要展现了刑法学者与刑诉法学者对刑法与刑诉法理论的探讨,以及部门法知识间的互相影响。本期设有“学术书评”“理论前沿”“共同犯罪”“刑事没收”“比较视野”“实证研究”“实务热点”“判例研究”以及“刑事诉讼与刑事执行”栏目。
本书所涵盖的领域包括共同犯罪理论、刑事没收理论等专题内容;刑法学研究方法、刑法的明确性原则、行为论、客观归责理论、违法性原理、禁止错误理论等刑法总论的重要内容;“套路贷”“黑恶犯罪”和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等实践疑难问题,以及社区矫正、有效辩护、恢复性司法等刑事诉讼与执行理论。本书对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司法实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注重倡导学术批评与争鸣,致力于构建刑事一体化。本书的出版可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目录
学术书评
关于理想的刑事诉讼/劳东燕
一、引言
二、选择直面的姿势
三、其人其书的特色
四、冤案的内生机制
刑事诉讼模式的历史叙事——与邓子滨教授商榷/魏晓娜
一、缘起:13世纪以前欧洲的诉讼模式及1215年遭遇的危机
二、殊途:英格兰和欧洲大陆的分道扬镳
三、同归:欧洲大陆对纠问式模式的扬弃
四、同归:英国对控诉式诉讼的扬弃
五、结语
破除刑事法研究的三重藩篱——读邓子滨《刑事诉讼原理》/李勇
一、引言
二、破除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藩篱
三、破除理想与现实的藩篱
四、破除理论与实践的藩篱
五、结语
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觉醒——读邓子滨研究员《刑事诉讼原理》/高通
一、引言
二、没有程序,法治什么都不是
三、重新反思刑事诉讼目的论
四、完善刑事强制措施理论体系
五、余论:两点疑问
刑事证据原理如何展开——邓子滨教授《刑事诉讼原理》证据部分介评/冯俊伟
一、刑事诉讼(法)中的真相
二、刑事证据(法)的基本概念
三、证据排除规则的体系
四、案件事实认定应当如何进行
五、结语
构建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基础——读邓子滨著《刑事诉讼原理》/李世阳
一、绪论
二、《刑事诉讼原理》的构造与内容
三、结语
如果没有“美人赋”——从中国古典文本品《刑事诉讼原理》/周详
一、“漂泊者”的幸运
二、“陌生客”的经验
三、“老实人”的恶毒
四、“好色客”的程序
五、“纳蕤思”的自恋
理论前沿
论刑法教义学的去哲学化/徐万龙
一、刑法教义学的哲学化倾向
二、法教义学的本质特征:实践导向
三、“实然”和“应然”的混淆
四、民主原则对法哲学的封锁
五、结语
刑法、刑罚制度的正当化根据论与犯罪化论、犯罪论/〔日〕松泽伸 文 杨建民 译
一、序言
二、刑罚理论的变迁与刑法理论——正义模式
三、刑法、刑罚制度的正当化根据论——何以要惩罚?
四、犯罪化论的构造
五、犯罪论之一:危害、犯罪及家长主义
六、犯罪论之二:不正
七、犯罪论之三:展望性非难
八、量刑论——均衡原理
九、结语
不明确刑法规范的合宪性控制——以寻衅滋事罪为例/胡超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刑法的明确性困境
二、法治与民主: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宪法基础
三、解释而非审查:刑法明确性的主要实现途径
四、寻衅滋事罪的合宪性控制
五、结语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刑法中的行为概念/〔德〕阿明·英格兰德 文 邓卓行 译
一、关于刑法中行为概念的讨论
二、拉德布鲁赫这篇论文的核心命题
三、拉德布鲁赫对这篇论文的背弃
违法性之“法”与不法之“法”——刑法教义学中的违法性与不法/郭栋磊
一、导论
二、不法与违法性
三、违法性之“法”
四、不法之“法”
五、不法之“法”与违法性之“法”的区别
六、结论
法律情况不明中的禁止错误/〔德〕米夏埃尔·帕夫利克 文 谭淦 译
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系统和人权/〔斯洛文尼亚〕阿列什·扎夫什尼克 文 金泽刚、赵增田 译
一、引言
二、自动化如何改变犯罪控制?
三、AI系统与法律的冲突
四、讨论:解决方案
共同犯罪
参与和不作为——综述德国刑法中可能涉及的“不作为犯中的参与”以及“参与中的不作为”/〔德〕赫尔穆特·查致格 文 郑童 译
一、出发点:《德国刑法典》体系
二、不作为犯中积极作为的参与
三、参与中的不作为
四、总结
北欧刑法中的犯罪参与:同一主题的各种变体/〔芬〕基默·诺迪欧 文 王猛 译
一、引言
二、一个初步的比较观察
三、丹麦与挪威
四、瑞典与芬兰
五、比较分析
我国犯罪参与体系的教义学解构/童云峰
一、“固执己见”:形式单一正犯体系的保守与执拗
二、“墨守成规”:功能性单一正犯体系的固守与修正
三、“张冠李戴”:区分制体系的移植与强推
四、“正本清源”:我国犯罪参与二阶判断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五、“名副其实”:犯罪参与二阶判断的归责意义与量刑价值
刑事没收
供犯罪所用之物没收的法理基础、模式转变及技术操作/屈舒阳
一、问题源起:供犯罪所用之物认定与没收之乱象
二、先决条件:供犯罪所用之物的具体判断及逆向界定
三、研究基础:供犯罪所用之物没收的正当性分析
四、具体适用:供犯罪所用之物的没收模式及考量方法
毒品犯罪违法所得的范围与认定/陈思桐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从传统到现代:没收违法所得与毒品犯罪治理
三、毒品犯罪违法所得的范围界定
四、毒品犯罪违法所得的认定规则
五、结语
比较视野
医师参与下临终患者终结生命相关法律
导语
本书共收录了数十篇学术文章,涉及的领域既包括学界讨论的学术前沿问题,如共犯/犯罪参与问题,也包括实务中的热点问题,如对犯罪违法所得,尤其是对涉黑恶犯罪、毒品犯罪违法所得的刑事没收问题;既有立足于中国现行法进行的刑法教义学探讨,也有对域外刑法理论的译介与比较,可以为刑法领域研究人员以及司法实务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刑事法评论(45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江溯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28675
开本 16开
页数 6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75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2021-12-01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914
CIP核字 2022025862
中图分类号 D914.04
丛书名
印张 4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2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