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仰观与俯察:孙机先生的治学之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既是纪念孙机先生对中国文博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奋斗创新,也是为后学提供一个可资借鉴、效仿的学术典范。更多的人能够从中汲取养分、力量,了解孙机先生学术历程,学习先生治学方法,发扬先生学术精神。 内容推荐 《仰观与俯察:孙机先生的治学之道》是一本全面展现著名考古学家孙机先生学术生涯的文集。书中通过多位学者的文章和回忆,系统回顾了孙机先生在古器物鉴定、科技史、服饰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孙先生以“致广大,尽精微”的治学态度,将文物研究与历史文化紧密结合,强调实物与文献的互证,通过细致入微的考证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不仅总结了孙先生的学术成就与方法论,还传递了他为学严谨、无私奉献的学者精神,对后世学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目录 孙机先生的学术成就孙机先生传略在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在“文学中的服饰——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论坛”上的发言《中国古舆服论丛》后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简述“飞天”的传递《中国古舆服论丛》书评我们仰观之后的《仰观集》何为“大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读后贺《仰观集(修订本)》出版唤醒历史深处的记忆——读《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重建常识:遇安师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先生与物质文化史研究致广大,尽精微——孙机先生的学术境界艺术视野中的孙机先生文物专家孙机:从文物社会功能透见鲜活历史一位深耐寂寞的学者——孙机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大家底蕴,不忽精微——访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孙机科创的基因,我们一直都有—对话文物专家孙机这才是“恋物”的优选境界孙机:考古能看得见历史,也能望得见未来平生风义兼师友那年,那天,我叩了孙机先生的门孜孜问学的一生服饰为缘天下谁人不识君探微求实,大家风范我所认识的文博大家孙机先生随遇而安,文成大观与时间赛跑文章薪火 道德渊源传道解惑,如沐春风——追忆孙机先生在国博的讲座授业解惑,微光如炬——孙机先生关于服饰研究学术发言实录勤耕不辍,精业笃行慧眼识玲珑,胸中存至诚“衣”缘十二载孙机先生琐记一位谦和睿智的大学者既远却近的背影后记 书评(媒体评论) 孙机先生孜孜以求、笔耕不辍的治学态度,“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境界,心怀家国的情怀和为文博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高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仰观与俯察:孙机先生的治学之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53020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40000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8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