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察哈尔摄影志:1874—1952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察哈尔”在哪里?耳熟能详的电影《地道战》中,有一个令人熟悉而陌生的地名——晋察冀边区。”晋察冀“中的”察“便是察哈尔。”察哈尔“主要辖境大约包括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等,已经于1952年撤销。1874年,俄国经济与贸易考察使团在此留下最早的影像记录。此后,从广袤的边地风情到繁华的贸易中转站,从日寇铁蹄下的沦陷到奋起反抗的革命热血,近80年历史风云,400余幅珍贵影像, 以图志的形式,还原一段边地沧桑。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冬奥之城——张家口以及察哈尔地区的第一本影像文献志。从1874年俄国经济与贸易考察使团在察哈尔留下的影像为起点,到1952 年察哈尔撤省,涵盖近80年历史,图片涉及外国来华摄影师、民国时期国内摄影师、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摄影家的作品。作者对这批影像进行重新构架、解读,采用电影式的叙述方式,形成大好河山、路的命运、吾乡与吾民、古迹考史、“美丽世界”、巅峰时刻六个部分,包括察哈尔地理生态,社会百态,交通建筑,历史古迹,日军将摄影作为政治工具营造场景、粉饰太平、掩盖事实的丑恶行径,以及中国老一辈摄影家沙飞、石少华、刘峰等在晋察冀一带开创革命摄影事业,创办出版《晋察冀画报》的相关内容。全书资料丰富、珍贵,背后的挖掘深入、翔实,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及档案价值,其中也为中国革命史留存了珍贵的资料。 目录 前言何以察哈尔 第一章大好河山 殊途 张家口长城? “煤油技师”马栋臣:穿越长城 八达岭长城摄影小史 钱伯林:地质学家的摄影之眼 塞外雄关大境门 迈耶:采集,采集,采集 第二章路的命运 风沙与驼铃 奔袭的引擎 铁轨的延伸 交通为实业之母 命运多舛的平绥路 第三章吾乡吾民 历史的速写 关于人,他只字未提 “看”的回礼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察哈尔摄影志:1874—1952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馨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6765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4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