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人文与社会译丛~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德国有名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旗帜性人物阿克塞尔·霍耐特力作。重构黑格尔的早期思想,结合具体社会情境,探讨承认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当代相关性。深入探讨“承认”与社会诸领域的现实关联;将认知关系与社会正义的心理条件纳入其中,为理论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度。 内容推荐 阿克塞尔·霍耐特开创的承认理论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影响。在本书中,霍耐特通过重构黑格尔“为承认而斗争”这一早期思想,丰富并完善了当代正义理论,展现出承认范式在具体社会情境中卓有成效的解释力,及其与社会学、政治哲学,以及精神分析等诸多学科的当代相关性。 目录 前言001 第一部分黑格尔主义的根基 第一章从欲望到承认: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基础003 第二章实现了自由的王国:黑格尔的“法哲学”概念020 第二部分系统性的后果 第三章正义的构造:论当代程序主义的限度037 第四章劳动与承认:一个再定义059 第五章作为意识形态的承认:道德与权力间的关联080 第六章社会解体:吕克·布尔当斯基和劳伦·泰弗诺的社会理论104 第七章作为社会研究的哲学:戴维·米勒的正义理论127 第三部分社会的和理论的应用 第八章国家间的承认:论国际关系的道德基底147 第九章组织化的自我实现:个体化的悖论164 第十章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悖论:一个研究纲领181 第四部分精神分析学的衍生 第十一章否定性的作用:对精神分析学的一个承认理论的修正209 第十二章“我们”中的自我:作为一种群体形成之驱动力的承认218 第十三章前社会的自我的诸面向:对乔尔·怀特布克的反驳236 第十四章削弱现实的力量:安慰的世俗形式253 索引262 书评(媒体评论) 阿克塞尔·霍耐特的新书《我们中的我》富有原创性,也很重要。他在书中继续探索社会学解释与规范性评估之间的关系这一批判理论议题,并强烈主张拓展这一解释的概念,将认知关系与社会正义的诸种心理条件也囊括在内。本书是一项重大成就,尤其体现在霍耐特面对批评者时所做的有力辩护。——罗伯特·皮平,芝加哥大学这部文集中的每一篇都内涵丰富,不仅充实了阿克塞尔·霍耐特承认理论的重要细节,还阐明了它们的历史根源,即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霍耐特在这里发挥了上乘水准,他借鉴过往哲学家的见解,并展现出这些见解与社会理论、政治哲学,以及精神分析等诸多学科的当代相关性。——弗雷德里克·诺伊豪斯,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人文与社会译丛~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国]阿克塞尔·霍耐特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530173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83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C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