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适读年龄9-14岁)/世界励志成长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童年》创作于1913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的素材来源于高尔基三岁至七岁之间,在外祖父家的童年岁月。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逝世后,跟着母亲投奔住在尼日尼的外祖父。在外祖父的家中,阿廖沙通过和染坊伙计、邻居、房客等人的交往,接触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他用自己天真无邪的双眼来认识生活中的丑恶和善良。小说从阿廖沙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他到“人间”混饭吃结束,讲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内容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丧父后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到“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目录

序言

正文

试读章节

我一直躲在外祖母身后,妈妈也不抬头看我一眼。她一直保持着那种姿势,梳着爸爸的头发,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哭声越来越大,最后成了号啕大哭。

在我印象中,妈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邋遢过。她一直是高高大大、体格强壮的人,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光亮整洁,可是现在……

门缝外面有一些穿着黑衣服的乡下人伸头往屋里看着,警察也夹在其中。这名警察的语气显得很不耐烦:“快点收拾!”

我看到遮窗户的黑色披肩在风中摇摆鼓胀着,就像船帆一样。记得有一次,爸爸带着我去划帆船,开始还风和曰丽,但是忽然一声霹雳,吓得我尖叫起来。爸爸用膝盖夹紧我,笑着,大声说:“小阿廖沙不要怕,没有关系,响过了就什么都没事儿了。”

我正出神地想着。忽然,妈妈摇摇晃晃地挺直身子从地板上站起来,然后又坐在地板上,仰面躺下,头发蓬乱地散在地板上,眼睛紧闭,脸色从苍白变成了青色,牙齿龇着,她可怕地吼道:“关上门……阿廖沙,滚出去!”

外祖母把我推开,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口大声喊道:“亲爱的朋友们,为了基督,请走开吧!不要害怕,也不要担心她;不是发生了霍乱,而是生孩子,很寻常的事情。请原谅,好心的人们!”

我被妈妈的吼叫声吓坏了,慌忙躲进黑暗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箱子,藏在它的后面。从那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母亲在地上打滚的情景。她呻吟着,好像很痛苦的样子,牙齿也咬得咯咯作响。外祖母在旁边温柔地念叨着:“为了圣父和圣子,瓦留莎,忍住。愿圣母保佑你!”

他们都没有看到我,但是我很害怕。他们一会儿大声叫嚷,一会儿在爸爸身旁的地板上乱作一团,唉声叹气。爸爸睡得很死,因为昨天晚上太疲倦了,睡觉太晚,或者根本就没有睡觉。

任凭妈妈和外祖母在那里忙乱、喊叫,爸爸都一动不动。妈妈站起来又倒下去,反复了好几次。外祖母像个巨大的黑色皮球,在屋里滚来滚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小小的微弱的啼哭声传来。

“荣归于主!生了个男孩儿。”外祖母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这个小婴儿就是我的弟弟——马克西姆。

蜡烛点燃了,摇曳的光线逐渐照亮了小屋。我躲在箱子后面疲倦地睡着了,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丝毫也不记得了。

不过,在我印象里还有一个记忆深刻的地方。那是在一个雨天的坟场。

我和外祖母站在坟场边,还有两个拿着铁锹的外乡人,一脸忧郁。一个警察,浑身淋湿,站在一边远远地看着。

爸爸的棺材被放进一个土坑里,坑底蓄满了雨水,几只青蛙安安静静地蹲在里面,有两只机灵的青蛙慢慢爬到了爸爸的黄色棺材盖上。

雨点儿一点儿不冷,甚至有些温暖,细细柔柔地洒在我们身上。外祖母沉默着,很快,那个警察开口了:“快些吧,埋掉!”说着,他就往一边走去。

外祖母又开始哭了,还拿头巾捂着脸。那两个拿铁锹的乡下人开始弯下腰急急忙忙地铲土,往坟坑里撒,土块掉在坑底,激起水花啪啦啪啦响。棺材盖上的两只青蛙慌忙跳下盖子,拼命往坑壁上爬。一个乡下人铲起一堆土,不偏不斜地打在它们身上,它们掉到了坑底。很快,它们就被土块埋住,不见了踪影。

外祖母拽着我说:“小阿廖沙,走吧。”

我甩开她的手,站在坟场边上不肯走。

外祖母低下头,默默地陪着我站着。很久之后,她又开始念叨:“主啊,真是的。”不知道她在埋怨谁。墓穴逐渐被填平了,我们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乡下人用铁锹啪啪地拍打着墓地,把墓穴压平实。

这个时候,外祖母像是惊醒了似的,抓着我的手,穿梭在许许多多的十字架之间。这些十字架,由于年代久远,露出黑色的痕迹来。

十字架的尽头有一座教堂,外祖母要把我带到那里去。

“你不伤心吗?为什么不哭呢?你应该哭一场的!”外祖母小声地问我。

“我不喜欢哭。”我说的是真的。爸爸和妈妈都不希望我哭。如果受了气,我哭鼻子,爸爸就会笑话我,而妈妈就会凶巴巴地说:“不许哭!”

我和外祖母坐在一辆马车上往回走。路上街道宽宽的,但是很脏,两旁是红色的房屋。我想起了那两只可怜的青蛙,很想知道它们的命运,于是迫不及待地问外祖母:“那两只青蛙怎么样了呢?能爬出来吗?”

“土块压着它们,爬不出来了,不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上帝会保佑它们的。”

P4-7

序言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由外祖父一家将他抚养成人。十岁开始就在外面闯荡:他做过鞋店学徒,在轮船、码头上干过苦力,还做过铁路工、面包工、园丁和看门人,也参加过大学生秘密团体,生活阅历丰富。他还通过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积累,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92年,高尔基发表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在这个时期,高尔基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主要描绘“底层”社会现实(如《柯诺瓦洛夫》《切尔卡什》等),在这些早期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占有突出位置。19世纪90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思想日渐成熟,这一时期他发表了第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捷耶夫》。此外,高尔基还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剧本,如《小市民》《在底层》《太阳的孩子们》《仇敌》等。紧接着,在1906年,高尔基完成了长篇小说《母亲》,这是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

十月革命之前,高尔基接受列宁的建议,完成了自传体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第三部《我的大学》于1923年写成)。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完成了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同时又创作了包括《叶戈尔·布雷乔夫及其他》在内的几个剧本。《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史诗式的创作。

高尔基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作品,是前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也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他的文艺论著还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小说《童年》创作于1913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的素材来源于高尔基三岁至七岁之间,在外祖父家的童年岁月。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逝世后,跟着母亲投奔住在尼日尼的外祖父。在外祖父的家中,阿廖沙通过和染坊伙计、邻居、房客等人的交往,接触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他用自己天真无邪的双眼来认识生活中的丑恶和善良。小说从阿廖沙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他到“人间”混饭吃结束,讲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小说以正处在封建农奴制继续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形成的历史变革时代的俄国为背景,真实描绘了那时俄国人民“铅样沉重”的灰色生活和庸俗无聊的小市民社会,同时也展示了小人物们相互帮助、乐观快活的卑微生活场景,从而给予处在绝望生活中的人们一丝暖意。而文中出现的对于宗教、丧葬、游乐场面等的描绘,也为我们了解19世纪70年代俄国民俗风貌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童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苏俄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小说几乎以回忆和讲故事贯穿始终,整个《童年》如同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一丝不苟地讲述美妙又悲伤的童话故事,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孩子也一点点长大。故事由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深刻记忆的过程和细节组成。同时,《童年》作为一部自传,并不像其他自传那样,仅仅满足于刻画主人公的生活肖像,它展示出的也是一个家庭、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

小说的人物对话个性鲜明,叙述语言准确形象。从儿童的视角,以第一人称为描述视角,生动灵活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用成人视角加以补充,给读者全方位的阅读体验。其中,儿童的视角是主要的观察角度,通过儿童的所见所闻,使主人翁的童年生活跃然纸上,因而真实可信、生动有趣;而成人的评点视角,富有思想和哲理。

在《童年》中,外祖母的形象一直为人所称道,成为了世界文学典型人物形象之一。外祖母阿库琳娜是一位善良、勤劳、乐观的妇人,她用爱心对待每一个人,并且有一颗宽容的心。她对自己的儿女和丈夫充满怜爱,大度地原谅他们犯下的错误。她胸怀仁慈,对穷人和弱者充满同情,她甚至会对一些错误的做法加以隐忍以至逆来顺受。她那些生动的童话故事滋养着阿廖沙的幼小心灵。她的形象综合了俄罗斯普通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缺点,被人们称为“俄罗斯老祖母”。

小说中的“外祖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形象。外祖父是一个自私、吝啬、勤奋、精明的实干家,年轻时踏实奋斗,到了老年却逐渐陷入刻薄和自负的无聊生活之中。同时,他也是一个有不少学识的城市小市民,他拥有小市民的各种明显的缺点和优点,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世界文学形象。

在小说中,诸如母亲瓦尔瓦拉、父亲马克西姆,以及房客“好事情”、两个无所事事的舅舅等人物,都具有丰厚的文学特色,塑造得相当成功。

书评(媒体评论)

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适读年龄9-14岁)/世界励志成长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联)高尔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582971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6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2016081443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10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