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博问政的30堂课
内容
编辑推荐

高明勇主编的《微博问政的30堂课》内容介绍:今天,微博无疑正在充当推动政治开放的角色。这种角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作为互联网新技术的微博,同时赋权于政府和社会,有望在促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使政府更加开放、更加透明和敢于承担责任;其次,微博能产生极大的高度去中心化影响:第三,微博能创造政府和社会之间新的基础结构;第四,微博有望在政府权力和社会力量之间产生一定的循环关系。而这将开启政府和社会的重塑。

内容推荐

作为新兴传播载体,微博以其即时、互动、应用广泛等特点。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和信息交换平台,其影响力日益凸显。高明勇主编的《微博问政的30堂课》通过官员、专家、学者等微博达人对微博的深入解读,以思想、方法:案例化解公共权力部门微博运用之惑,帮助公共权力部门解决微博问政“谁来问”,“去问谁”,”问什么”,“怎么问”的关键问题,以期通过微博互动,形成好的公共生活。一起来翻阅《微博问政的30堂课》吧!

目录

序言 微博能否拆掉“中国墙”

1 开学典礼

 通往微博问政之路

 公开透明:政务微博的起点

2 问政之道

 第一课 微博让官员“走进现场”

 第二课 官员微博:不能“拉官腔、说官话”

 第三课 政务微博:微博智官,微博制官

 第四课 即使“打酱油”,也可了解社情民意

 第五课 微博的启示:菜刀并没有立场

 第六课 “微”服私访:倾听20时代的网民声音

 第七课 微博动力培养国民新思维

 第八课 微博问政:认识中国的另一只眼睛

 第九课 微博时代只能“舆情应对”,难以“舆情控制”

 第十课 政法微博:依法在前,亲民随后

3 问政之术

 第十一课 微博问政:现实行动的补充

 第十二课 从“独立候选人”参选看微博问政

 第十三课 微博问政的“市长体验”

 第十四课 微博公文:官员要走“网上群众路线”

 第十五课 政务微博办实事的八种方法

 第十六课 微博改造我们的话语

 第十七课 我们如何对待网络界的“央视”

 第十八课 “重庆小贩受伤害事件”的微博剖析

 第十九课 十年讨薪史,一朝围脖解

 第二十课 一句140字的“牢骚”有多大影响

4 问政之势

 第二十一课 宜黄拆迁:微博“制造”的3D新闻事件

 第二十二课 故宫“十重门”:打开容易关上难

 第二十三课 动车事故:还未发生就被。报道”

 第二十四课 微博打拐:“微博问政史”上的里程碑

 第二十五课 问题疫苗:“问题”比“疫苗”更拷问公信力

 第二十六课 “我爸是李刚”:应对失当,尘埃难落

 第二十七课 微博开房:“误把微当QQ”的错误?

 第二十八课 “郭美美旋风”:星星之火,“微剿”慈善

 第二十九课 上海“11·15”大火:微博让灾难更真实

 第三十课 “悬浮视察”:毁也微博,成也微博

5 课堂资料

 微试卷:微博问政期末考试试题

 微调查:官员微博热,能带来什么变化

 微观点:谁在操纵网络删帖

 微趋势:“政务微博”如何推动中国改革

 微名言:微博成政府官员必修课 

 微推荐: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十大政务微博、机构微博

试读章节

各位童鞋,欢迎来到我们的“微博问政”课堂。

这个课堂,如同微博一样,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平等交流,可以关注围观,可以凭栏畅想。

在这里,“童鞋”是我们共同的名字。

微博在中国诞生至今只有三年,而三年的“成长史”,足以让人惊叹与期待。

在今天,不论你身处京广沪,还是小县城,微博都触目可及;

在今天,不论是身居朝堂上,还是江湖漂,微博都形影不离。

以至于,微博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今天都很难回忆起。

地铁上、饭桌上、办公室,飞机场、田野里、山顶上……微博能时时显示出你的坐标足迹;

在欢乐,在哀伤,在愤怒,在委屈,在休闲,在工作……微博能时时演绎出你的心灵传奇。

在今天,“微博改变中国”这句口号早已四处流传,没有人能够小觑。

在这里,“微博”是我们共同的兴趣。

微博时代,我们很容易在争论中形成共识:

尽管所谓的“微博问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微博”与“问政”联姻,似乎意味着“交往平台”与“参政热情”结合,一切风生水起。

因为微博有望构建一个相对的“好的公共生活”。

我们需要知情,需要参与,需要表达,需要监督,微博似乎更能让我们看到权利的彰显。

我们期待回应,期待互动,期待辩驳,期待有效,微博似乎更能让我们看到权力的节制。

在这里,“问政”是我们共同的希冀。

在这里你能看到众多的“微博达人”:

有政务微博的推动者,有微博运营的提供者,有现场观察的研究者,有热门话题的制造者。

他们或从事组织人事,或从事宣传教育,或畅谈微博选举,或辨析微博机理。

通过他们的讲解,我们试图理出一条通向微博问政的道路。

这条道路,如同其他道路一样,有风景,也有风险。

而他们的观察与思考,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些未曾欣赏的风景,一些未曾注意的风险。

微博三年,研究者众,探索这条道路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

时至今日,“微博问政”要想照亮未来,仅去探讨“是什么”、“为什么”已嫌不足。P2-3

序言

微博产生以来,影响越来越大,代表着一种趋势,这个时代甚至被称为“微博时代”。

能够看到的是,微博正在带来一场变革,改变着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微博为中国带来了社会政治变化的新动力,让政府权力和社会力量的互动更为频繁,二者的关系也在以互联网为中介的公共空间中急剧变化。

因为微博的最大功能就是“开放”与“参与”,而“开放”与“参与”既是对中国文化环境中传统政治模式的反思,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政治的兴衰和政治过程的开放度紧密相关。当政治过程开放,社会有机会参与,政治就兴旺;反之,当政治过程封闭,社会变得和政治毫不相关,政治就会衰落。

今天,微博无疑正在充当推动政治开放的角色。这种角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作为互联网新技术的微博,同时赋权于政府和社会,有望在促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使政府更加开放、更加透明和敢于承担责任;其次,微博能产生极大的高度去中心化影响:第三,微博能创造政府和社会之间新的基础结构;第四,微博有望在政府权力和社会力量之间产生一定的循环关系。而这将开启政府和社会的重塑。

比如,地方“一把手”腐败和权力滥用是一个普遍现象。在缺失社会参与的情况下,地方“一把手”是否成为“土皇帝”,取决于地方领导人的自我约束——但自我约束是很不可靠的。从目前呈现的一些案例来看,微博对改变这种乱象是有效的,正在改善着现存地方政权的治理能力。

当然,微博的作用,可能还在于有望打破一道道由高强度的“不信任”砌成的“社会墙”。这一道道“墙”当然不是由钢筋水泥砌成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间,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在资本和人民之间,在穷人和富人之间,等等,不一而足。

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并非毫无正当理由,这种不信任是建立在自己以往的经验上的。中国的改革政策从来就是自上而下,社会在“墙”之外,很少有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

改革本来就是要给人以希望的,尤其是给普通民众。但经验则不然。实际上,每一次改革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对前景的忧虑感。社会希望通过改革而被赋权,但实际上某些“改革”却成为对人民权利一次又一次的剥夺。很多人的感觉是,改革越多,基本的生存权就越成问题。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工作难找或找不到工作(工作权被剥夺);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居住权被剥夺);越来越多的人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接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

要推倒一堵钢筋水泥墙只需要简单的体力,但要推倒一堵堵“社会墙”则要困难得多。而这些墙的存在必然对执政党的长治久安、政治秩序和社会和谐产生负面的影响。

对这一点,中国的领导层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这些政策话语的主题都是要拆掉政府、资本和社会之间的一堵堵“墙”。但现实是,在既得利益主宰下,这些“墙”似乎越筑越高、越筑越厚。很显然,没有赋权于社会,何谈“拆墙”?在权力和资本结盟的情况下,社会又会有怎样的选择?如果不能主动拆墙,这一堵堵墙终究将会被愤怒的社会推倒。

因此,日益强大的微博,或可推动“中国墙”的倒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博问政的30堂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明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48371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0.1-39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8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