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京剧批评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民国京剧批评研究》以民国时期京剧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梳理了京剧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大致勾勒出自清末“花谱”以来京剧批评的流变,在甄别大量史料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现代观念下的京剧批评的范式特征。既有对民国京剧批评形态的整体论述,也有对徐凌霄、张厚载等人的重点解析。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以京剧批评历史为研究对象又不拘泥于历史研究,在试图阐述京剧批评传统的形成、确立与建构过程中,也注重对当代京剧批评的启示和建设意义。本书既有学术史的意义,对当下京剧批评亦不无借鉴,是近年来京剧批评的力作。
目录
导言寻找传统:京剧批评研究的历史意识1
第一章京剧批评:从晚清到民国
第一节梨园花谱中的京剧批评12
男旦风靡:女性身体想象14
区别豪客:文人自我想象21
商业属性:花谱作为广告26
第二节京剧批评中的“批评”精神30
戏曲进入文学31
文学批评中的“批评”精神35
与花谱决裂41
第三节文学之外的研究路径45
从案头到场上45
场上研究范式的确立51
第二章反思传统:评剧范式研究
第一节徐凌霄的“皮黄文学”58
拒绝“角儿”艺术58
确立京剧的文学性63
第二节剧本本位的批评观念69
京剧批评中的文学意识69
“为人生”的戏剧诉求80
第三节关注场上的“立体文学”86
第三章聚焦本体:评伶范式研究
第一节张厚载的批评实践96
从“舞台下的演员”到“舞台上的演员”96
以表演为中心的批评方法100
参与建构表演流派的批评意识106
第二节“指示于伶而改进于剧”111
在评剧中评伶111
行当意识和角色意识114
本体意识和理性思维118
第三节演员本位的批评观121
以舞台程式为尺度122
以塑造角色为标准127
写意的戏剧观133
第四章剧学统摄:批评观念反思
第一节“伶工专记”中的名伶肖像146
伶人传记147
史家愿望与主观表达152
第二节整体性批评范式的确立155
整体性批评观念155
整体性观念下的批评实践161
第三节京剧批评中的批评伦理165
批评道德166
独立批评171
第五章回到起点:花谱作为一种批评传统
第一节由色而艺176
面部表情176
面部形态184
第二节扮相作为批评维度187
扮相之色相188
扮相之心相192
扮相之舞台造型196
结语201
参考文献203
附录民国时期京剧批评篇目汇编220
跋28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京剧批评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婷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67445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73000
出版时间 2023-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