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从清朝开来的"的士"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出租交通史的普及读物。所谓的“的士”,作者将其定义为一个宽泛的功能性概念,这种功能就是交通运输的服务方式,“其特征是出租,其本质是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连同劳动工具和技能在一定时间内租赁给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并收取合理或合法的劳动报酬。这其中包括:用来出租的交通工具、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租赁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三要素。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由甲地到乙地的位移愿望”。照着这个界定,清朝嘉庆以来的营运轿子、四轮马车、黄包车、客用鸡公车、三轮车等,都归属于的士的范畴。作者经过多年累积,收集到很多一手史料,如黄包车票据、出租车老照片等等,也采访出租车司机获得鲜活的口述故事,以成都这一特定地域为中心,对出租交通行业进行了梳理,从轿子写到大奔,从清朝写到当下,着重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出租业的一些掌故,是目前为止关于的士行业靠前部悉心的通论性著作。 目录 第一章 从轿子、马车、黄包车到汽车——“的士”的前世今生 /001 第二章 蓉城的士祖先们/008 第一节 轿子——肩上的士/008 第二节 四轮马车——曾经街头之王/019 第三节 川西坝子鸡公车/030 第四节 风光的士黄包车/038 第五节 “水上的士”渡口忙/057 第六节 “单车的士”不孤单/064 第三章 熟悉的士有风光/071 第一节 “三轮车的士”稳当当/071 第二节 机动三轮“不机动”/089 第三节 蓉城出租汽车,你生于哪天呢/092 第四节 六十年代,时兴“客串的士”/105 第五节 上海牌出租车猛然登场/112 第六节 开业难,做市场更难/118 第七节 少有“的企”上市场 定制经营仅百天/126 第八节 中外合作的“四川中日”/132 第九节 紧跟“中日”是“中北”/133 第十节 绕不开的“ 耳朵”/135 第四章 的士票据看的士/143 第一节 分区分级妙管理/143 第二节 打的黄包车,五十年代收大票据/150 第三节 “的票”里面看服务/156 第四节 我们也叫“驾驶员”/162 第五节 阅读有趣的“力资”/168 第五章 出租汽车,成都也有百年“车风景”/175 第一节 难以识别的出租汽车/175 第二节 “全民下海”的出租汽车/182 第三节 “穿职业装”的出租汽车/203 第六章 的哥的姐众生相/214 第一节 三轮车的哥很光荣/214 第二节 “幸福的哥”王家琪/232 第三节 “压缩饼干”林国春/238 第四节 “两成”与“两模”/259 第五节 “长江”的“献血大王”/283 第七章 “的企”创办了“的士两站”/287 第一节 最初的尝试就是建个“家”/287 第二节 搬家“搬出”新天地/294 第三节 众筹出来的“的士书馆”/299 主要参考文献/317 后 记/319 补 记/32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清朝开来的"的士"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建 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4573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40000 |
出版时间 | 2017-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7-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570.7-49,F572.887.1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