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老影迷的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年中的人和事。中国电影百年,群星灿烂,值得仰慕的明星太多了,本书作者老影刊藏家谢其章先生只是提到极少数的几个——冯喆、孙道临、黄宗英、李香兰、陈云裳、石挥、蓝马、黎莉莉、白光、韦伟、阮玲玉等,书中丰富的图片和资料,带你回到中国电影曾经有过的黄金时代,明星们艺海沉浮的人生经历和昔日影坛的众多掌故,可谓是对中国电影百年的世纪回望,是一部电影的记忆!

内容推荐

中国电影发展至今已整一百年,周璇、胡蝶那样的明星更像是个传奇而并非真实的人物,电影在人们生活中曾经有过的地位是当代社会不可思议的。本书作者是位藏书家,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能珍藏如此多的图片和资料,带我们回到中国电影曾经有过的黄金时代。书中叙述了明星们艺海沉浮的人生经历和昔日影坛的众多掌故,可谓是对中国电影百年的世纪回望。

目录

小言:如电穿心如影随形

“孤岛”上的电影明星

从电影明星李旦旦到飞行家李霞卿

火红的电影火红的小说

“周严婚变”在《万象》的“分手告白”

一次“因祸得福”的老影刊竞买记

岁月悠悠话《电通》

汪子美为“联华”明星作肖像漫画

丁聪的早期电影漫画

她比中国电影小十岁

三十年代:曾经有过“电影杂志年”

“我记忆中的石挥和蓝马”

“东方雅皮士的脸”——冯喆

六十年代的“二十二大明星”

“人言可畏”阮玲玉

月色溶溶下的露天电影

银花缤纷录

1976—1978电影日记

热恋电影日记一年全记录

已经走远的声音

我投黄宗英一票

新中同电影杂志第一刊——《大众电影》

小城春梦了无痕

我心中的“哈姆雷特”——孙道临

“鸳鸯蝴蝶派”文人渗入电影创作?

乱世佳人——李香兰

亦歌亦演沧桑白光

珍贵的早期电影文献——《中国影戏大观》

《星光灿烂大批艺人秋季旅行到无锡》

寻访《十三号凶宅》

老电影杂志的创刊号

一代影后陈云裳?

一本隐秘着许多影坛史料的《杂志》

后记:怀念“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的旧时光

试读章节

从电影明星李旦旦到飞行家李霞卿

面前这位身着旗袍,手扶螺旋桨的女子,你不要以为那只是“香车美女”式地摆摆样子,她就是当年轰动全国的女飞行家李霞卿,巾帼传奇人物,英姿飒爽不让须眉,李霞卿的事迹,一般男子听了也会自愧不如的。

 李霞卿原名李旦旦,出生于辛亥革命前夕,父亲李应生是位爱国志士,1911年10月25日他炸死了清朝驻广州军队的头领凤山将军,为革命军攻占广州立下头功。李霞卿幼年随父留学欧洲,后定居上海。由于受到中西文化的熏陶,李霞卿个性活泼、思想开放、多才多艺,更具一项重要素质——胆识过人。1926年,一个偶然机会,李霞卿参加了电影《玉洁冰清》的拍摄,是充当一个配角,结果一次也没拍过电影的李霞卿,一点也不晕镜头,表演十分成功。导演卜万苍,编剧欧阳予倩对她特别满意。此后,李霞卿连续主演了《和平之神》、《海角诗人》、《天涯歌女》、《五女复仇》、《西厢记》、《木兰从军》等影片,被誉为“天天向上的李旦旦”。她的剧照及生活照充斥于报刊杂志。李霞卿外形漂亮,圆圆的脸庞,适度的身材,动人的体态,还会骑马、游泳、开汽车,是一位新型女性的典型。

正当人们以为李霞卿将沿着电影明星的路子一直走下去之时,她却离开影坛,在家中邀请一位英文教师学习英文,不久,李霞卿嫁给了一位在日内瓦“国联”当秘书的男士,留居法国,并在那里加入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几年之后,又转到美国奥克兰波音航空学校深造,掌握了各种复杂的飞行技术,并成为美国妇女航空协会会员,加人了卡特皮勒飞行俱乐部。

1936年,李霞卿乘美国柯立芒总统号邮轮回到上海,顿时又成为新闻人物。同年,“上海市民献机命名典礼”在龙华机场举行,观者如潮,达十五万人。李霞卿当场与另一驾驶员登机凌空表演,轰动效应可想而知。……P10-11

序言

如电穿心如影随形

今年是中国电影一百年。冷落沉寂了许久的电影书籍,终于又找到了宣泄的天赐良机。我的这本小书也算是凑热闹也不能算是纯凑热闹。我自信自已的着笔处有别于其他电影书籍的写作方向写作风格,它不是百年影史的宏大回顾与描述,亦非专业性的影评,它只是一个普通电影观众在表达自己的电影观,陈述自己的电影史。因为我相信,电影是可看的,也是可写的,而且是任何人都可以写的。电影在我们眼睛上的滞留时间,永远不会超过在我们大脑中滞留的时问。120分钟长度的电影,眼睛只看了120分钟,但是也许我们一生都会在思考着那120分钟所带来的记忆,如电穿心,如影随形,几乎永不磨灭。眼睛看到的影像,用文字来记录会保存得更久远更深刻更完整。

二十多年前,我花了五块钱巨款买了《中外影星》这本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这么贵?如此贵?——那感觉记忆犹新。书的扉页,那么大的空白只印着这两行字:

这些大明星都是些伟大的抒情诗人,他们不是用词句而是

用形体、面部表情和手势来吟诵……

——贝拉·巴拉兹

这段话我记忆至今。

电影演员是用特殊材料制造的人,在水银灯的聚焦下永远烤不糊。平常的人面对镜头,总会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照相是如此,面对摄影机摄像机更是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某年,某电视台来寒舍采访,带着庞大的摄像器材,刚开始随便聊天,我讲得一套一套的,真正开拍了,黑洞洞的镜头瞄准我——像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我,任凭导演如何启发与鼓励,我也不会说话了,处于一种莫名的紧张状态。镜头一挪开,马上又会说话了。“镜头恐惧症”,这就是素质不行。我跟导演讲,我以后看电影再也不挑演员的毛病了,至少他们在镜头前还能自如地说话。人们疯狂地崇拜电影明星,就是因为普通人与演员之间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个障碍并非靠后天努力可以攻克,那样的素养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中国电影百年,群星灿烂,值得仰慕的明星太多了,我只是提到极少数的几个——冯喆、孙道临、黄宗英、李香兰、陈云裳、石挥、蓝马、黎莉莉、白光、韦伟、阮玲玉。

作为电影最直接的衍生品——电影杂志,我有幸保存了不少。许多尘封已久的拷贝失灵的老电影不太可能重放,不太有机会亲眼看到,老电影老影人只能以杂志期刊的形式展现逝去的华丽光彩,所以本书回忆老电影年代的手段,除了文字还使用了大量老影刊的图片(不仅是封面,还有内页),这也是我对这本书比较自信的一个理由。惟有电影刊物才能拉近我们与百年电影历史的距离,惟有大量地阅读与保存这些纸质发脆泛黄的电影文字资料,才能接近我们眼睛所够不着的前尘影事。我没有影友,是一名孤独的观影者,惟有埋首陈旧的影刊中,仿佛才寻到了知己。

刚刚读到一篇《关于电影院的记忆碎片》(孟静撰),第一段就提到“露天电影”——我属于看露天电影长大的一代,没错,就是郁冬的那首歌《露天电影院》里唱的那样,“缩着脖子跺着脚,在冬夜里仰望着银幕的B面,那里有我不知道的世界。”

我不知道有这么一首歌,因为我不听现在的歌。但我亲历过“缩着脖子跺着脚”地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月色溶溶”只是声光碎影中的幻觉。

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记日记,是我惟一的长处,这点长处如今派上了用场,翻查老日记,把那几年疯狂看电影的日记流水账般地抄下来,让思绪沿着年轻时代走过的路重新再走上一遍。电影似乎变成了遥远的怀旧,距最近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大约又过去了四百年,没有什么电影有吸引力再把我召唤回到电影院。如今是电视时代不是电影时代,电视明星远不如电影明星光彩照人。如电穿心,如影随形的美好难忘的电影时代随着青春岁月一起,慢慢地走远了,老式蝴蝶幕落下将不会再开启。

后记

怀念“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的旧时光

昨夜,是一个白茫茫的雪夜,孤独地守候着一个频道,像一颗童心等待一件礼物。

昨夜,我等待的是《红色娘子军》,等待着激情燃烧的洪常青、吴琼花,等待着那几个熟悉的镜头,那几句熟悉的台词,那几段熟悉的乐曲……一切又仿佛回到从前,仿佛是在看一场从未看过的电影,怀着莫名忐忑的期盼,等待着被再一次感动。 

去年夏天,正在大热天空调坏了的日子里苦拼这部书稿,挺突然的,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童心回放》栏目做一期节目。制片人知道我对《青春之歌》情有独钟,又备有相当不少的收藏品,就安排我做《青春之歌》这期的嘉宾,我亦感觉非常胜任。《童心回放》名义上是给少年儿童放的老电影,实际情形是一帮子恋旧的中老年观众更爱看。一期播一部老电影,播之前请一位嘉宾谈谈与这部电影的亲切往事回忆。

节目的开始曲是一首老儿歌的旋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这首歌特别能调动情绪,使初入演播厅的紧张感减去大半。

能有机会面对主持人,面对现场观众,面对着来自不同角度的摄像机,与陌生人交流畅谈对电影的内心感受,引唤共鸣,真是一件一生中只能赶上一回的有着莫大乐趣的事,只可惜只能做一场《青春之歌》,而我心中有多少老的电影可聊啊。

凡是看着老电影长大的一代,在重温老片的时刻,亦暗自感叹“人生易老天难老”,流水落花,青春不在。回放童心,难说不是一段既快乐又伤感的人生之旅。我再也不是“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小孩了,“千岁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今天,用多少万尺胶片多少千万元投资多少大演员压阵的大片亦感化不了我,人最顽固的情感和记忆都留在了少年时代——那快乐中含有苦涩,苦涩中含有快乐的旧时光。

在感谢老电影老影人留给我美好记忆之后,我由衷地向昔日影刊的作者和编者表示敬意,本书援引的许多插图得自他们的心血与创造。要感谢出版社给予本书一个出版的机会,不然的话,许多无处抒发的思绪只好一辈子憋在心里了。还感谢本书的编辑,没有他们的辛苦和认真,好几百页(400字标准稿纸)一字一字用钢笔写出来的书稿加之一百多张、自个儿用傻瓜机拍出来的图片,无论如何也组合不成现在这样子。

2005年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其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327461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2-53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