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相遇一只棕熊/新美佳作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早在200多年前,塔城成了同哈萨克草原部落进行原始的以物换物的贸易中心,换出去的主要是丝绸与茶叶,丝绸每年少则1500匹.多则5000匹,占新疆丝绸总贸易量四分之一,或对半、多半不等,而换回的主要是牛马羊,仅马一项,每年也有个几千匹。

这是一段面对草原游牧民族的平等交易,古老而敦厚,还有些散淡。到了19世纪20年代,情况骤然剧变,西面的哈萨克汗国被沙皇俄国吞并了,俄国人从辽阔的哈萨克草原那边一步就跳到了我们面前,脸对脸地成了我们的邻居。借着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虚弱与惊恐,沙俄连诱带迫便与清政府签下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可别小看了这个关于做买卖的章程,它可是创下了记录,争得了第一的章程。它是有关中国西部边疆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因为,《南京条约》让东南沿海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后,陆路的中国西部大门终于被俄国敲开了。打开大门,可以迎接客人,也可以溜进来豺狼,闯进来强盗,此门将迎来何者?

其实,章程的主要条款都像是“霸王条款”,如俄国可单方面在伊塔设领事,享有领事裁判权,如通商免税。素来做买卖就得交税,天经地义,更何况是在人家的土地上做买卖,单俄商免税一条,就是天大的特权。再如俄有权在伊塔两地建贸易圈,即买卖圈子,可盖房、存货、居住、放牧、设立坟地,这听上去哪像是只来做生意,既要盖活人的房,还要建死人的墓,同时,又养牛又放羊,完全是安家落户、生根开花的阵势嘛。

果然,俄人一人塔城,就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主人。见塔城西南有一座当地最大的雅尔噶图金矿,张口就说这是俄国境内的金矿,不许中国人开采。金矿工人一听就懵了,天下奇谈,岂有此理!挖自己的金子,让他胡扯去吧。但俄国人不光胡扯,还要胡干。俄驻塔城领事塔塔林诺夫率领200俄人窜至金矿直接动了武,先把一些矿工用烟熏死在矿洞里,而后又陆续枪杀的枪杀,绳子捆了扔河里的扔河里,几个月功夫,就有200多名金矿工人命亡雅尔噶图。矿工们怒火燃胸,示威反遭俄人殴打,遭清兵驱赶,胸中怒火直接化作烈火,矿工们用苇子点燃了俄国贸易圈,51间栈房及所有囤货焚烧殆尽,驻塔领事及圈内俄商仓惶逃走。

痛快淋漓的燎原大火最终演变为冰凉寒冷的结果。在处置这场大火的谈判中,俄国谈判代表带着400名俄兵来塔城会谈,刀枪与口水较量的结果,是签订了《中俄塔尔巴哈台赔偿条约》,条约的执行结果分明看得见刀光剑影:为首矿工代表许天尧、安玉贤“按例治罪”,发配充军;中国重新为俄修建被烧毁的贸易圈,俄方则乘机将原有的51间房扩充至98间;中国同时向俄赔偿13.5万两白银。更让人扼腕叹息的是,俄国借口保护其商民,居然从清朝谈判官员那里获准在伊犁、塔城两地贸易圈内享有驻扎军队的权利。

这种谈判,堪称天下奇谈!

火烧贸易圈之后,俄商和俄货更加汹涌,因为中国市场大,通商免税,又是俄军保护,此种生意何处有?此等美事何处寻?俄商们自然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扑向塔城。1865年,重建的贸易圈又被塔城人民再次烧毁。但毁一次,形势平稳后就又再建一次,建一次,范围就又扩大一次,及至将贸易市场都划入了贸易圈内,使俄商反客为主,由行商变坐商,从而操控贸易,把持市场。至19世纪末,贸易圈面积已扩至原来的数倍之多,城中仅侨民居住区就达一里多宽,且扩张之势如汹涌的潮水。为防其势头无限膨胀,当政官员急忙在其前面某处建刘猛将军祠一座,借死将军的威名壮胆子,用固定的建筑作障碍,这等煞费苦心更显其百般无奈。

此时的贸易圈,哪里还是普通的买卖圈子,它干脆就是让清朝官员们闻之惊心,让中国百姓恨之入骨的豺狼虎豹,洪水猛兽。

这样的贸易圈,岂只在塔城、伊犁,在新疆,凡有俄国领事馆的地方,均如法炮制,它们和塔城的贸易圈一样,在商业功能上,既是俄货的零售市场、批发市场,也是俄货的中转集散地,同时还是各地廉价土特产的收购中心。

这样的贸易圈,还能进行寻常商业意义上的贸易吗?根本不能。试举几例塔城地区中俄商品的贸易比价来管中窥豹吧。俄货一尺布可换中国一张羊皮,三盒火柴能换一张羊皮,一个手电筒可换一群羊(15只),而中国牧民的一张旱獭皮,只能换回俄国的一头大蒜。在塔城牧区,俄商大方地将俄货赊贷给牧民,夏秋季以畜产品抵利息,每欠一两银利息,次年还二齿羊一只,而一只羊值银五两,利息是本金的四倍。如果赊贷随便一样工业玩意儿,来年还上的都肯定是一大群羊。

这种贸易还享受着出境入境全免关税的特殊待遇。于是,就滋生出一件怪事,南疆生产的土布廉价出口俄国之后,又倒流回塔城、伊犁,高价出售给北疆人。还有风行多年的“华茶倒灌”。

P20-21

目录

上辑 新疆之疆

 新疆之疆 

 三重门户巴克图 

 喀纳斯灵 

 一个人的佛寺 

 喀吾图奇怪的银行 

 葡萄:火洲翡翠 

 北塔山的记忆 

 观鱼台记 

 谁在大塘唱歌 

 伟人山 

 水塔上的小白杨 

 相遇一只棕熊 

 穿百褶裙的五彩山 

 垂柳 

 藏北的事情 

 铁力克蝴蝶 

 深处的高台民居 

 重返齐巴尔希力克 

下辑 记忆之歌

 火炉 

 记忆之歌 

 陪母亲逛街

 一棵柳树 

 最后的黄金部落 

 马和摩托车 

 猎人故事 

 大风吹来的俄罗斯文化 

 亚洲中心的脉搏 

 城市意象 

 亲情散文四题 

 血亲 

 总有一天你们会回来 

 拜问雕像 

 昌耀:独行在诗歌荒原的西部刀客

 马在《马影远去》的遐想里兀立 

 在生长枸杞的土地上

内容推荐

《相遇一只棕熊/新美佳作丛书》编著者新疆作家协会。

《相遇一只棕熊/新美佳作丛书》是新疆作家优秀散文作品选集。分为上辑:《新疆之疆》和下辑:《记忆之歌》两部分。上辑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下辑散发着作者记忆深处深沉的情感。文章语言朴素、简洁、大方,内容充满生活情趣,寓意深刻,可读性强,主题积极向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新疆,走进新疆。此书稿文笔流畅、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细腻而亲切,体现了浓浓的人文气息。该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文学性。

编辑推荐

《相遇一只棕熊/新美佳作丛书》编著者新疆作家协会。

本书导读:被大漠、关山重重遮挡的新疆,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感性的。

绚丽歌舞、瓜果美食、民族风情——这三样,像古代传讯的鸣镝,只能发出内容明确简单的信号。而缺乏耐心的当代人,不耐烦“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开头,于是我们很难说清稍微复杂一点的事物。不要说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这样庞大、久远、陌生的音乐遗产,就是面对新疆当代生活,也时常有见多识广、受过相当教育的“口里人”,在饭桌上问:“你是维族吗?你们骑骆驼上班吗?你们住毡房吗?新疆有多大……”整个一个十万个为什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相遇一只棕熊/新美佳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疆作家协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44449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324464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37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