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国际汉学 总第24期 2020年第3期 |
| 内容 | 内容推荐 \t《靠前汉学》靠前汉学,指中国学研究全部范畴,具体表现“在各国及其公民之间或中间、关于各国的交往、由两个或更多国家参加、两个或更多国家共有的汉学存在研究格局(日不落语)”。靠前汉学,包括世界汉学和靠前汉学两部分。另外,《靠前汉学》指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CSSCI),主编为张西平。 目录 汉学一家言 多元文明反复汇聚与辐射 ——中华文明的生成与传播特点 汉学访谈录 汉学与翻译学研究的互促与并进 ——美国汉学家艾朗诺访谈录 汉学家专页 费理雅及其对中国文学的译介 庚子年间法国军官欧仁·凤撒吉利非对易州清西陵的调查 冯秉正《中国通史》及其中国史学观 美国汉学家马瑞志《世说新语》的人名翻译研究 法国汉学家戴遂良对志怪小说的译介 中国经典海外传播 基于三大数据库对海外中国研究专著的调查与分析(2006-2016) 从欧美三大图书采购平台看现当代中国文学英译本出版情况(2006-2016)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数据再探 陈荣捷与刘殿爵的《老子》英译本之争 西方汉学家17个《论语》英译本之底本探析(1828-2007) 中国文化域外影响 儒学在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的传播与本土化 弗·施莱格尔的中国观与18-19世纪之交的欧洲汉学 中外文化交流史 16-20世纪中文地理文献中的冰岛 罗振玉、王国维与日本书法家山本竟山交游考 ——以新发现的信笺资料为中心 《燕行录》中的商业演剧与“故国”记忆 国别汉学研究 从传教士汉学到“新汉学” ——西班牙汉学发展与流变述略 日本视野下的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嬗变与述评(2010-2015) 中外语言接触 汉语俗语在清朝东西方学者眼中的异同 ——以易本烺《常谭搜》和童文献《中国俗语》为切入点 英美人汉语声调教学的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 学术书评 评《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导论》 《漳州话语法》述评 《中国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家》(上卷)评介 学术动态 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玛窦研究(1978-2018) 编后记 天道人道、河东河西与多元一体 英文目录与摘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国际汉学 总第24期 2020年第3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西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7209592520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