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人地共生:日本乡村振兴的转型与启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日本乡村振兴始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旨在缩小工农城乡差距、促进国土均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贸易自由化等挑战,日本乡村振兴逐渐由外生式发展转向以城乡协作为基础的内源式发展。其不再偏重于单一产业振兴,而是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力求重塑和谐人地关系。本书基于国内与国际双重视角,阐释了日本乡村振兴转型的理念演变与实践创新,以期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目录 目录 导论1 第一节研究缘起1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3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方法8 第四节研究内容与写作框架12 第一章日本乡村景观演变动因及保护政策体系的发展16 第一节日本乡村景观概念的发展及其内涵:以“里山”为例17 第二节日本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因20 第三节日本乡村景观保护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8 第四节结语与启示46 第二章新内生发展理论与日本乡村振兴转型49 第一节日本内生发展理论的演变及其时代背景50 第二节日本新内生发展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54 第三节新内生发展理论在日本乡村振兴转型中的应用59 第四节结语与启示65 第三章日本乡村振兴的绿色转型:“地域循环共生圈”的实践与 启示67 第一节日本乡村振兴的转型历程:从外生式发展到内源式 发展68 第二节“地域循环共生圈”的理念与内涵74 第三节“地域循环共生圈”实践中的乡村资源整合增值方法 与途径77 第四节结语与启示84 第四章日本梯田地区振兴的政策实践与启示87 第一节日本梯田地区概况及其振兴理念的演变88 第二节日本梯田地区振兴的政策框架及实施方式93 第三节日本梯田地区振兴的实践模式98 第四节结语与启示109 第五章日本乡村旅游振兴的政策演变与实践创新112 第一节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演变:从“大众旅游”到“新旅游”113 第二节“旅游社区营造”:基于“新旅游”的日本乡村振兴实施 策略117 第三节日本“旅游社区营造”的经营管理模式123 第四节疫情影响下的日本乡村旅游振兴对策139 第五节结语与启示142 余论145 第一节日本乡村振兴转型的理念、方向与路径146 第二节综合景观管理在日本乡村振兴转型中的应用147 第三节启示与建议149 附录152 附录1:日本国土、环境、农村规划的目标与政策演变152 附录2:《关于促进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法》161 附录3:《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171 附录4:《农山渔村活性化法》174 附录5:《梯田地区振兴法》185 附录6:《地域振兴协力队推进纲要》195 附录7: 2020年度有关地域振兴协力队定居状况等调查结果201 参考文献204 后记22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人地共生:日本乡村振兴的转型与启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顾鸿雁 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3649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90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331.3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