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黄伟宗:我的文学文化生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出版有助于关心文艺家的创作和生活,催生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落实中央和广东省支持文艺发展的政策,激发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为文艺人才健康成长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内容推荐 本书是广东省“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黄伟宗撰写的文章集录,文稿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编辑评论篇”,主要收录黄伟宗在1959年至20世纪90年代这30余年里,从事文艺编辑与文艺评论活动时所写的文章。下篇称“文学文化篇”,主要收录黄伟宗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聘任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并任省政府参事室广东文化组长、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期间,持续进行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与文艺理论批评活动、文化咨询与文化研究开发工作时期所写的文章。书稿另设特篇“忆念轶事篇”,辑录黄伟宗过去发表过的对文艺前辈和重要轶事之忆念文章。 目录 上篇:编辑评论篇 一、春风秋雨期 ——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至60年代上半期 (一)茅盾题签《花地》,欧阳山连载《三家巷》 (二)郭沫若谈诗并题签《文艺评论》版,全国著名作家会羊城 (三)《苦斗》《柳暗花明》《香飘四季》《愤怒的海》多部长篇小说连载 (四)全国首次文艺作品评奖,岭南大家流花湖畔谈散文 (五)在"修正主义批判"中对欧阳山《三家巷》《苦斗》的批判 二、狂风暴雨期 ——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至70年代上半期 (一)金敬迈《欧阳海之歌》与《羊城晚报》的大起大落 (二)周立波《韶山的节日》的喜剧和悲剧 (三)广东文化人在""中的灾难 (四)欧阳山在""中的灾难 (五)对英德黄陂"五七"干校的回忆和反思 (六)"文艺黑线回潮"风波与韶关文艺创作班 (七)天安门事件与广东省文艺创作室 三、风生水起期 (一)习仲勋接见文艺名家,广东省文联作协恢复活动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伟宗:我的文学文化生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伟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70287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8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580000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6-53,I-4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