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做有质量的阅读 初中"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 |
内容 | 内容推荐 广泛的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养,为写作、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提升。本书针对孩子喜欢阅读,却无法亲近语文课堂,喜欢课外阅读,却不喜欢阅读课本这一问题,提出“1+n”阅读这一概念,旨在于较短的时间内,对同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全书包含六部分的内容,分别为“1+n”阅读教学的内涵、“1+n”阅读的路径、“1+n”阅读的课堂教学形态以及七、八、九年级的“1+n”阅读教学设计,适用于一线语文教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与不同的思维方式碰撞、对话,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习效率,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录 第一章 “1+n”组文阅读的教学 第一节 什么是“1+n”组文阅读 一、组文阅读 二、“1+n”组文阅读的提出 三、“1+n”组文阅读的意义 第二节 “1+n”组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1+n”组文阅读是教读课的延伸 二、“1+n”组文阅读是自读课的巩固 三、“1+n”组文阅读是形成学生阅读素养的很好路径 第三节 “1+n”组文阅读确定“n”的策略 一、依据单元目标确定关联的“n” 二、依据文本体式确定关联的“n” 三、依据学情选择关联的“n” 第二章 “1+n”组文阅读的路径 第一节 按选文功能找相应路径 一、按 例文学 二、按样本学 三、按用件学 第二节 按文本目标找相应路径 一、带学生学 二、教学生学 三、看学生学 第三节 按文本特征找相应路径 一、学结构 二、学主题 三、学构思 第三章 “1+n”组文阅读的课堂形态 第一节 依据“1”确定篇目“n” 一、“1+n”组文阅读目标指向的确定性 二、确立教材中的“1” 三、选择阅读篇目“n” 第二节 确立以“学的活动”为模式的教学 一、依据学习单设计阅读内容 二、依据阅读模板设计“学的活动” 三、“1+n”组文阅读的活动样式 第三节 “1+n”组文阅读学习的路径 一、基于学习单的学习活动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应用 三、基于议题的阅读成果展示 第四章 七年级“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 第一节 七年级“1+n”组文阅读篇目的确定 一、七年级单元教学目标概况 二、七年级阅读文本“1”的确定举例 三、七年级阅读篇目“n”的确定举例 第二节 七年级上册“1+n”组文阅读教学 例一:《春》组 例二:《秋天的怀念》组 例三:《纪念白求恩》组 例四:《猫》组 例五:《皇帝的新装》组 第三节 七年级下册“1+n”组文阅读教学 例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组 例二:《老山界》组 例三:《老王》组 例四:《驿路梨花》组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做有质量的阅读 初中"1+n"组文阅读案例设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戴余金,袁伟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6405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70000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3.33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