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认同、建构与反思——马尔克斯小说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在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围绕拉美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学思想,以后殖民与后现代文学相关理论视角重点考察和探讨了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意识形态问题。作者以种族、权力与文化身份作为切入点,对马尔克斯的作品进行考察,全书从后殖民景观,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权力架构变化以及身份身份多个方面梳理研究重点,最后梳理了马尔克斯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与传播,全面呈现了马尔克斯文学创作思想及社会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一 “拉美文学爆炸” 二 “魔幻现实主义”的争论:一种新的倾向 三 马尔克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璀璨明珠 第一章 马尔克斯小说的后殖民景观 第一节 殖民历史下的伤痕记忆 一 可追溯的源头:寓言式书写拉美历史 二 被外来者发现的“鸟托邦” 三 追寻之旅:终将走向徒劳 第二节 后殖民景观:循环命运与独裁统治 一 循环叙述:书写环形历史 二 家族悲剧:隐喻双重创痛 三 战争记忆:控诉独裁威权 第三节 种族融合下异质文明的共生 一 后殖民的时间滞差:持续的身份焦虑 二 马尔克斯的新蓝图:文明共存的愿景 第二章 马尔克斯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第一节 马尔克斯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一 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 二 在“魔幻”与“现实”之间 第二节 他者的映射与观照:中心的消解 一 说书人的超越性视角 二 宿命观与“他者”的真实存在 第三章 马尔克斯小说的身份书写 第一节 记忆召回与真空身份的追忆者 一 身份认同与缺位 二 写作内倾:双重意义上的父辈缺位 三 《回归本源》:回溯成长历史的旅行 第二节 模仿与建构中开启的“马孔多”叙述——魔幻世界的创造者 一 亦步亦趋:以福克纳为规范 二 双重分离:“外来者”视角的评价独白 三 转型与扬弃:自我风格的变化历程 第三节 永恒的双生花:“死亡”与“孤独” 一 双主题的建立:文化冲击与自我认知 二 死亡叙事文本的三 重书写之维 三 死亡叙事中的孤独心史:必将走向虚无 第四章 马尔克斯小说的权力图式 第一节 独裁者的另类诗意书写 一 未完成的独立道路:独裁者的统治历程 二 被诗化的多维批判:独裁者的内心世界 三 新秩序的文明重建:独裁者的死亡预言 第二节 权力网的崩塌解构方式 一 缺席:权力与意识形态的龃龉 二 发泄:权力争夺与狂欢 三 狂舞:性与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救赎者的启蒙主义乌托邦 一 孤独前行:试图扮演启蒙领袖的无果尝试 二 真实记录:自由主义理想的艰难探索之路 第五章 马尔克斯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一节 马尔克斯在当代中国的影响与传播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认同、建构与反思——马尔克斯小说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于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3492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05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775.06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