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社会”有“文化”——人类学自我本土化反省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人类学中国研究的著作,重在探讨文化人类学理论的本土化、本土现象的人类学研究以及人类发展理论的中国实践。
内容推荐
本书“让‘社会’有‘文化’”这一命题是对中国“社会”研究中乏“文化”视角的本土化反省。 同时,这也是对文化人类学中国研究的自我本土化反省。其中包括:①面对西方学术进入中国的自我本土化反省;②作为“本土人”进行中国本土研究的自我本土化反省;③历史本土的 自我本土化反省;④田野研究中的自我心灵本土化。 第一部分:“名”辨学科,探讨中国之“文”作为万物相互作用之道的深刻学术内涵,进而理 解“文化”作为人类行为的意义编码体系之研究范式。第二部分:“学”归本土,通过本土人类 学及台湾学派的中国研究,思考人类学中国研究的理论对话。第三部分:“文”言宗族,通过历史上的宗族研究,与“韦伯命题”、弗里德曼的“边陲说”以及“差序格局”等相关理论进行对话。第四部分:“鬼”说帝国,反省历史上的帝国如何通过“鬼”的地方本土化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国家化过程。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名”辨学科
第一章文化研究的范式: 波粒二象视野中的文化与社会4
第一节文化的理解4
第二节“文化”的理论传统8
第三节文化与社会的波粒二象性14
第四节结论21第二章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 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23
第一节从“民族志”回归“文化志”23
第二节文化的真实28
第三节互主体性与“文化的经验”31
第四节结论36第三章世界的人类学与中国的民族学37
第一节历史的并接37
第二节文化的并接43
第三节学科的并接48
第二部分“学”归本土
第四章中国研究的人类学“台湾学派”59
第一节台湾人类学的中国学脉60
第二节台湾人类学的本土化63
第三节台湾人类学派的理论贡献68
第四节结论72第五章漂泊中的永恒: 一个人类学家的理想国73
让“社会”有“文化”——人类学自我本土化反省目录第一节人类的理想国73
第二节中国的黄土地75
第三节民众的底边情78第六章《银翅》现象学的人类学?
兼论人类学的本土化81
第一节直觉与现象人类学82
第二节直觉与本土86
第三节直觉与田野研究的文化志89
第三部分“文”言宗族
第七章宗族与差序格局97
第一节宗族的早期历史形态97
第二节家庭、家族与宗族关系102
第三节理论对话: “水波差序”与“驻波差序”108第八章宗族研究的“国家范式”113
第一节晚清到民国: “革命范式”113
第二节20世纪50—60年代: 边陲范式118
第三节20世纪80—90年代: “文化范式”122第九章“韦伯命题”与“家宗文化经济”128
第一节“韦伯命题”与亲缘资本主义130
第二节宗族公社与亲缘“社会主义”135
第三节宗族与“家宗文化经济”139第四部分“鬼”说帝国
第十章“鬼主”与圣权制
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治理文化刍议148
第一节“鬼主”的国家化过程149
第二节鬼主制与圣权制157
第三节结论164第十一章西南少数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165
第一节从“灵”到“鬼”的话语实践165
第二节“鬼”与少数族群的国家化175
第三节结论181第十二章驯鬼年代: 鬼与节的文化生态学思考183
第一节生命的鬼文化生态183
第二节社会的鬼文化生态190
第三节驯鬼年代196
第四节结论201跋20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社会”有“文化”——人类学自我本土化反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小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592709
开本 其他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4-25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8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