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辑刊每年出版两辑(逢6月和12月),每辑有一主题,就哲学领域之各种论题展开讨论和对话,激发哲学智慧,塑造意义世界,关注公共生活,化解全球风险。
本书为第五辑,主题是广义论证。设有“广义论证”专题、文本与研究、情感哲学、古今论衡、哲学家访谈录、书评六个栏目。
| 图书 | 哲学中国(第5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哲学中国》辑刊每年出版两辑(逢6月和12月),每辑有一主题,就哲学领域之各种论题展开讨论和对话,激发哲学智慧,塑造意义世界,关注公共生活,化解全球风险。 本书为第五辑,主题是广义论证。设有“广义论证”专题、文本与研究、情感哲学、古今论衡、哲学家访谈录、书评六个栏目。 目录 “广义论证”专题 实质论证与广义论证 董仲舒“类”观念探析 明代大礼议“争庙”环节的论证研究——基于广义论证理论的个案分析 赞德逻辑的研究方法 论孟子“辩”之“不得已” 演绎的对话观与推理实践的社会性——卡塔琳娜·杜蒂尔·诺瓦伊斯《演绎的对话之根 推理的历史、认知与哲学视角》述评 《论证的人类学研究:修辞与理性的文化基础》述评——兼论修辞论证模型与广义论证理论的异同 文本与研究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在MEGA2II/8卷中的出版 黑克、福尔格拉夫、考普夫对大村泉论文的思考 《资本论》第一卷恩格斯编辑版是否实现了马克思的构想?——国外学者对“《资本论》第一卷最终版”问题研究史 情感哲学 重思“激情” 尼采怨恨观念的系谱学考察——德勒兹的一种批判性分析 从《牟子理惑论》儒释道三教论争管窥佛教之“情” 古今论衡 近代中国“自然”概念身世追寻 今天如何研究朱子哲学——从工夫论的视角看 哲学家访谈录 传统文化与现代世界——访郭齐勇教授 我的朱子学研究——访陈来教授 具体形上学与智慧的追寻——访杨国荣教授 书评 传统:在被改造中创造自身——王中江《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读后 语义分析何以通向道理重构——李巍先生《从语义分析到道理重构:早期中国哲学的新刻画》读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哲学中国(第5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王中江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2839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2 |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 首版时间 | 2023-12-01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96 |
| CIP核字 | 2023240568 |
| 中图分类号 | B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6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