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分子毒理学 第2版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个系列:科研公共学科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从最初的科研设计到最终的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实验技术与统计软件系列介绍了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等常用的统计软件以及实验技术;基础前沿与进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础学科中进展相对活跃的学科;临床基础与辅助学科系列包括了临床型研究生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相关学科内容;临床专业学科系列通过对疾病诊疗历史变迁的点评、当前诊疗中困惑、局限与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启发和培养临床诊疗中的创新。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子毒理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 第二节 分子毒理学的研究内容/2 第三节 分子毒理学的研究展望/7 第二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12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的Ⅰ相代谢/12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的Ⅱ相代谢/26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代谢的毒理学意义/33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代谢物的分析方法/36 第五节 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研究展望/40 第三章 受体毒理/42 第一节 受体及其配体的生物学特性/42 第二节 受体与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44 第三节 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54 第四节 受体毒理的研究展望/59 第四章 氧化应激与毒作用/61 第一节 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应激/61 第二节 氧化应激的损伤作用/64 第三节 氧化应激调控的分子机制/66 第四节 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方法/74 第五节 氧化应激与毒作用的研究展望/79 第五章 细胞器损伤/82 第一节 线粒体的损伤与修复/82 第二节 内质网应激/88 第三节 溶酶体损伤/92 第四节 细胞器的研究方法/94 第五节 细胞器损伤的研究展望/98 第六章 细胞和组织损伤/100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变化/100 第二节 细胞死亡/105 第三节 细胞死亡的研究方法/110 第四节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研究展望/113 第七章 遗传损伤与修复/114 第一节 遗传毒作用/114 第二节 遗传损伤及其机制/118 第三节 遗传损伤修复及其机制/130 第四节 遗传损伤与修复的检测方法/135 第五节 遗传损伤与修复的研究展望/140 第八章 表观遗传调控与外源化学物毒作用/142 第一节 核酸甲基化/142 第二节 非编码RNA/154 第三节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体重塑/166 第四节 表观遗传作用的检测方法/172 第五节 表观遗传调控与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研究展望/180 第九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182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致癌及其机制/182 第二节 化学致癌物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89 第三节 化学致癌作用的研究方法/201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研究展望/210 第十章 毒作用生物标志/212 第一节 生物标志和定义/212 第二节 生物标志的毒理学应用/215 第三节 生物标志在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220 第四节 生物标志的研究方法/222 第五节 毒作用生物标志研究展望/230 第十一章 毒理组学/232 第一节 毒理暴露组学/232 第二节 毒理基因组学/236 第三节 毒理蛋白质组学/246 第四节 毒理代谢组学/261 第五节 其他组学/272 第六节 毒理组学的研究展望/277 第十二章 纳米材料分子毒理/279 第一节 纳米材料特征/279 第二节 纳米材料的毒作用及影响因素/283 第三节 纳米材料毒作用的分子机制/287 第四节 纳米材料分子毒理研究方法/291 第五节 纳米材料分子毒理的研究展望/295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分子毒理/29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生物学基础与呼吸系统毒物/297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呼吸系统的毒作用/299 第三节 呼吸系统毒物作用的分子机制/303 第四节 呼吸系统毒理学研究方法/308 第五节 呼吸系统分子毒理的研究展望/312 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分子毒理/314 第一节 消化系统生物学基础与消化系统毒物/314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消化道的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316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对消化腺的损伤及其分子机制/320 第四节 消化系统毒理学研究方法/325 第五节 消化系统分子毒理的研究展望/330 第十五章 免疫系统分子毒理/332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免疫应答类型/332 第二节 免疫毒性物质/338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的免疫毒性作用与机制/339 第四节 免疫毒性的研究方法/346 第五节 免疫系统分子毒理的研究展望/352 第十六章 心血管系统分子毒理/354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基础与常见的心血管毒物/354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心脏的毒作用及其机制/362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对血管的毒作用及其机制/368 第四节 心血管毒理学研究方法/373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分子毒理的研究展望/376 第十七章 生殖系统分子毒理/378 第一节 生殖的生物学基础/378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生殖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383 第三节 生殖毒性研究方法/393 第四节 生殖系统分子毒理的研究展望/401 第十八章 发育分子毒理/403 第一节 个体发育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影响因素/403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及其分子机制/405 第三节 发育毒性的多代遗传效应及其发生机制/414 第四节 发育毒性的研究方法/417 第五节 发育分子毒理的研究展望/420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分子毒理/422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细胞学基础/422 第二节 神经毒性外源化学物的类别及其作用特点/425 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分子机制/432 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致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分子机制/442 第五节 神经系统毒性研究方法/448 第六节 神经系统分子毒理的研究展望/456 第二十章 毒作用生物信息学/458 第一节 系统毒理学及其应用/458 第二节 毒物特性预测分析/464 第三节 高通量数据分析技术/471 第四节 毒理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与应用/482 第五节 毒理学网络信息资源与常用数据库/485 第六节 毒作用生物信息学研究展望/48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91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分子毒理学 第2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蒋义国,尹立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31764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28 |
| 版次 | 2 |
| 装订 | |
| 字数 | 931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99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