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历史转折点,记录1976年至1980年中国摄影的转型期。
★ 呈现“星期五沙龙”等民间摄影团体在特殊历史时刻的创造性实践和贡献。
★ 深入的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理解摄影艺术的专业视角,展现摄影在中国的独特发展。
★ 通过摄影作品,揭示艺术与历史的紧密联系,感受时代的脉动。
图书 | 家中的摄影班:星期五沙龙1977——1980 |
内容 | 编辑推荐 ★ 聚焦历史转折点,记录1976年至1980年中国摄影的转型期。 ★ 呈现“星期五沙龙”等民间摄影团体在特殊历史时刻的创造性实践和贡献。 ★ 深入的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理解摄影艺术的专业视角,展现摄影在中国的独特发展。 ★ 通过摄影作品,揭示艺术与历史的紧密联系,感受时代的脉动。 内容推荐 1976年以后,中国摄影挣脱束缚,重获自由空间。以“星期五沙龙”为代表的民间摄影实践者在特殊的历史时刻,制造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个在池小宁家中大约持续了三年的摄影班,其主要形式是年轻的摄影爱好者向年长一代专家学习摄影。学习班所提供的、彼时极为难得的摄影教育和实践机会,使大部分成员相继找到了和新闻出版、影视或艺术相关的工作。本书通过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揭示这段承前启后的时间及其前后两个迥然不同的摄影史阶段之间的关系。 目录 【目录】: 缘起 1976年—1979年,中国摄影变革时刻 唐昕 策展与研究 家中的摄影班:星期五沙龙1977—1980 陈淑霞 教学与采风 回忆 我的父亲狄源沧 狄一安 影友池小宁 任曙林 人像 访谈 对摄影专业性的追求 李恬 想做新鲜的东西 吕小中 那是百废待兴的时代 忻迎一 风景 自述 在友谊的旗帜下 邢森林 能抓住性格的人像摄影 王松 忆狄师 魏坤 大开眼界 俞根泉 大觉寺的写生 乔仲林 曝光与抓拍 薛岸平 星期五是我们的聚会 范生平 原来摄影还可以这么做 钟星座 自己动手 孙青青 社会现实 背景:时代与技术 断章 北岛 中国20世纪70年代作为社会主义艺术的摄影:自上而下的业余运动 周邓燕 工具价值:星期五沙龙成员谈摄影 许崇宝 静物与实验 文献资料 作者简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家中的摄影班:星期五沙龙1977——1980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淑霞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32070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4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