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神秘面纱)
内容
编辑推荐

黄金有哪些基本特性?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黄金货币体系是如何演变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黄金生产、储备、流通状况如何?个人购买黄金应该如何辨别真假、投资黄金该如何入门?黄金有哪些新奇的故事?《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神秘面纱)》中王学文先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积累,在这部书里进行了既专业又不失通俗的细致描述。

内容推荐

王学文所著的《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神秘面纱)》目的是尽可能系统地介绍黄金特性、历史、生产、交易、应用等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对黄金有更多理性认识。然而由于作者实际能力和文章篇幅制约,《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神秘面纱)》中所提及的各类话题,大多只反映了实际现象的某个局部和侧面,有一定的特色和普及意义。

目录

第一章 认识黄金

 一、金的特性

 二、金的成因

 三、金的类别

 四、金的度量与换算

 五、金的需求和用途

 六、黄金货币体系的演变

第二章 中国黄金史话

 一、古代对黄金的认识

 二、古代黄金生产情况

 三、历代黄金制品溯源

 四、古人对黄金的应用

 五、中国古代黄金失踪之谜

第三章 世界黄金发展史

 一、人类何时开始使用黄金

 二、中世纪以前的黄金生产

 三、中世纪以后的黄金生产

 四、世界近代黄金生产格局

 五、世界黄金储备状况

 六、世界金矿资源供需形势

第四章 黄金是怎样炼成的

 一、黄金生产流程

 二、地质普查找矿

 三、黄金矿山开采

 四、金矿提炼

 五、黄金冶炼

 六、其他渠道的黄金回收

第五章 中国当代黄金产业

 一、我国黄金产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

 二、我国金矿分布情况

 三、我国黄金生产状况

 四、产业改制与管理现状

 五、黄金行业主要矛盾和工作着力点

 六、我国黄金储备状况

 七、黄金饰品业的调整与壮大

 八、黄金交易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第六章 国际及中国黄金市场

 一、国际黄金市场的演变及发展

 二、黄金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三、国际黄金市场的类型

 四、市场交易的方式和特点

 五、影响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的因素

 六、国际上主要的黄金市场

 七、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

第七章 黄金投资入门

 一、投资黄金的优势

 二、黄金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式

 三、黄金投资与股票投资区别

 四、个人投资黄金需要哪些准备

 五、基本面分析与技术面分析

 六、部分黄金投资产品介绍

 七、黄金投资者必读事项

第八章 金的工业用途

 一、金在电子工业的应用

 二、金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应用

 三、金在宇航工业的应用

 四、金在核工业的应用

 五、金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

 六、金在化学工业的应用

 七、金在光学工业的应用

 八、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九章 饰金的辨别与养护

 一、饰金的种类

 二、关于铂金

 三、黄金首饰的辨别

 四、金饰品的养护

第十章 黄金趣闻

 一、美联储为啥不储备钻石

 二、黄金都能用来做什么

 三、全球最大的金库

 四、世界最大的黄金博物馆

 五、世界最重的金砖

 六、“狗头金”传奇

 七、中国人兴起藏金热

 八、形形色色的黄金制品

 九、妙趣横生的黄金故事

 十、金对人体的医疗保健功用

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一、金的特性

黄金又称金,英文单词Gold,化学元素符号Au。在自然界,金一般以单质形态存在,肉眼看上去,纯金有着极好看的草黄色的金属光泽。

在自然界中见不到纯金,黄金的颜色取决于该金属块的厚度及其聚集体状态,而金属杂质(主要是铜、银等)赋予金以各种颜色和色调,从淡黄色到鲜黄红色。自然金有时会覆盖一层铁的氧化物薄膜,在这种情况下,金的颜色可能呈褐色、深褐色甚至是黑色。

在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数为79。也就是说,金的原子核周围有79个带负电荷的旋转电子,排在金前面的近邻元素是:锇、铱;铂,后面的则是:汞、铊、铅。金与钌、铑、钯、锇、铱、铂等金属都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由于地质赋藏量有限,故被人们统称为贵金属,而黄金在众多贵金属中有着显赫的“贵族”地位,曾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被誉为“金属之王”。

黄金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1)密度大。常温常压下,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也就是说,直径仅为46毫米的金球,其重量就有1千克。金的密度是水的近20倍,铁的3倍多。当然,这里指的是化学上纯金的密度,在自然界中金的密度大约在15~19克/立方厘米,百分百的“纯金”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存在的。

(2)熔点、沸点高。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的这一特点,金的熔点为1064.43℃,沸点2808℃,与铜(Cu)相当。熔融金有较高的挥发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挥发性不断增强,但其化学性质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而铜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却很容易被氧化。

(3)硬度低、很柔软。黄金是一种很柔软的金属,金的摩氏硬度(又名莫斯硬度,是19世纪初由德国矿物学家莫斯首先提出的一种表示矿物硬度的标准)2.5—3,与人的指甲硬度不相上下,也就是说,人用指甲就可在纯金上划出痕迹。这种柔软性使黄金非常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然而这一特点又对装饰品的制造者带来麻烦,因为这很容易使装饰品蹭伤,使其失去光泽以至影响美观。所以在用黄金制作首饰时,一般都要添加铜和银,以提高其硬度。

(4)韧性、延展性好。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用一克纯金可拉成3000米以上的细丝,也可锻压成9平方米、厚度不足万分之一毫米的金箔。也正是这一特性,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

(5)易磨损。黄金很容易磨损,可以加工成极细的粉末,很容易镀到其他金属和陶器及玻璃的表面上,在一定压力下很容易被熔焊和锻焊;正是因为这一特性,黄金常以分散状态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也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6)良好的热、电导体。黄金是非常好的导体,但不是最好的导体,传导性能比铂、汞、铅、银四种金属略逊。

(7)稳定、耐腐。金的稳定性高,抗腐蚀能力极强,我们注意到,一些从远古墓葬中出土的黄金随葬品,虽历经数千年风雨,依然色彩艳丽如新。除非把金放人腐蚀性极强的“王水”中,金在其他酸碱溶液中很难溶解。

(8)易生成合金。许多金属能与金形成合金的原因,在于这些金属的原子半径与金的原子半径非常接近。把金与其他金属在一起熔化,可以形成金银合金、金铜合金、金铂合金、金钯合金等,不仅可降低其熔点,而且还能改变金本身的机械性能,明显提高金的硬度,首饰匠们广泛利用了这一特点。

(9)作为一种重金属,金也有较强的吸收x射线的特性,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接近100%。P3-5

序言

“黄金热”中的冷思考

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如果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黄金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远远比不上铜、铁、铝等常见金属的作用。然而自古以来,黄金就是人们狂热追逐的对象,为抢夺黄金引发的争斗、杀戮、战争不计其数,光闪闪的黄金经常映照出人性的丑恶残暴。以至于西方世界曾有人发出这样的质问:是人类掌控了黄金,还是黄金俘虏了人类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黄金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又何其深远!

在我国,黄金自古以来就是尊贵和财富的象征,在任何地方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但相对于其他地域,中国对黄金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比较滞后,黄金社会存量一直比较贫乏,人们对黄金也没有上升到崇拜、痴迷的程度,史籍中更找不到一场为争夺或抢占黄金引发的规模战争。古人对金钱的称呼语中最多的是“银子”或“铜板”,黄金并没有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据主导地位。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都证明,中国汉代以前的商品流通中并不缺乏黄金,汉代以前的墓葬中往往有大量的黄金饰物,当时的皇帝对有功大臣、战将也动辄赏赐几百斤的黄金。但在汉代以后,中国的大量黄金突然就消失了。究竞何因?至今还是一个谜团。

除了黄金消失疑案外,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事件进一步造成了贫金的现实。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近百年的鸦片侵略和武装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被当做鸦片贸易和战争赔款流出中国。辛亥革命后又逢连年内战和日本侵略,更是造成了大量黄金白银外流。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又通过发行“金圆券”从人民手中榨取金银,最后连同中央银行历年的黄金储备一并椋至台湾省。到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黄金储存几乎为零,应对紧急国际支付和新增储备,只能依赖新生产黄金。为此,国家对黄金一直采取严格管制,黄金生产企业必须将开采和冶炼的黄金全部缴售给中国人民银行,再由银行经过审批环节配售给各用金单位,禁止黄金进入市场流通。

1949年,我国黄金年生产量仅4.5吨,比慈禧太后执政清朝时的产量还要少。虽然中国的土地上并不缺少金矿,但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成立20多年的时间里,黄金生产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产量10吨左右。直到1977年提升至16.028吨,创新中国成立28年来的最高纪录,首次超越1911年中国封建王朝终结之时年产金15吨的历史最高水平。1982年,我国终于开放了黄金饰品市场,普通百姓才有权力拥有黄金。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黄金匮乏,幅员辽阔的资源大国却长期只是产金小国。尤其从1948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所谓的“币制改革”到1982年启动黄金首饰市场,中国社会是不允许私人持有黄金的,这便出现了一个“黄金断层”,差不多影响了两三代人。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百姓基本与黄金无缘,只是知道黄金很值钱,黄金很责重,但却无法接触到黄金,缺乏对黄金的基本了解与认知,对于黄金的重要作用和金融功能,知之者更少。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我们将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以后,我想,我们会在世界上几个最大城市的街道上用黄金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这样使用黄金,对于当今好几代人来说是‘公正’和富有教益的。”列宁同志的初衷是在遥远的将来淘汰货币,但在中国的那个年代,许多人把这段话直接理解为“黄金无用”。种种因素,导致了整个社会对黄金的普遍性漠视和无知。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黄金生产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有一种提法叫“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凡有黄金地质资源的地区,都涌现出“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采金热潮。本书作者王学文先生那时刚刚步入社会,他的家乡豫西灵宝是仅次于山东招远的全国第二大产金县,一度也几乎是家家上山搞矿石,户户点炉炼黄金,他根本没有多想,便投身到全民采金的洪流中……  在本书“黄金是怎样炼成的”一章中会讲到,纯净的黄金,需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地质勘探过程找到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体,结合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进行综合设计、规划,利用种种开采手段运出矿石,并经过破碎、重力选矿或化学选矿,然后冶炼而成,是一个需要大量人力和技术、设备投入的复杂流程。全民参与的结果导致了滥采乱挖,资源回收率低,环境破坏严重,黄金走私猖獗。有鉴于此,国家很快调整了政策,将黄金资源列为“保护性开采的特殊矿种”:黄金找矿需要报批,只有专业的地质单位才可以介入;黄金采矿必须办证,黄金冶炼也只有国家定点建设的贵金属冶炼厂才能承接。上述举措使一度混乱的黄金生产秩序很快好转。但由于行业割据和分口管理,当时的所谓黄金行业,实际上只有采和选两大工序外加一些辅助单位,所以尽管投产的黄金矿山越来越多,参与黄金生产的队伍迅速壮大,但能够直接触摸黄金的人仍非常有限,有些人干了几十年黄金,却连真正的黄金是什么样儿都没见过。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王学文先生还坚持在黄金领域,但每天所做的事情已与当年完全不同了。因为这期间中国黄金事业发展太快了,不仅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链条也越拉越长,从业岗位越来越丰富。从地质找矿一直到产品市场、金融交易等已全部放开,介入的各类机构人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除了传统的黄金生产岗位外,黄金制品加工和销售业务大量增加,特别是搞黄金投资、收藏和虚拟经营的人越来越多。但在更多的国人眼里,黄金还是那么的神秘,对与黄金相关的所有问题都感到好奇。学文先生告诉我,每当他出差在外,说到自己来自灵宝、而且是搞黄金的时,人们马上就会刮目相看,仿佛他本人就是一块金子似的,各种问题没完没了。人们对黄金知识的渴求常让他无法敷衍和拒绝,久而久之,便触动了创作这本书的欲望。

放眼全球,黄金的财富属性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习惯,是一种经济习惯,也是一种社会习惯,这种传统财富的市场价格,是无法理性衡量的。就像市场上的茅台酒,理性地讲,它无非就是酒精和水的勾兑品,但事实上它却价比黄金,成为仿冒最多的奢侈品之一。虽然黄金的货币属性被弱化,货币体系也不可能再回到金本位时代,使用价值与其他一般商品相比也不显得十分突出,但是黄金依然一直被人们看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凯恩斯说过:“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特别是近年来,受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冲击,全球经济起伏动荡,通胀加剧,黄金更显示出了其财产避险的英雄本色,受到投资者的一致追捧。

当然,黄金的内在价值也是很明显的,由于在地壳中存量稀少,开采的难度很大,使其具有了稀缺性和劳动价值内涵,再加上传统的财富观念,不仅黄金的价值被不断追升,而且成为衡量其他东西价值的尺度。正如马克思在论述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所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人类在长远的历史中最终选择了黄金作为货币来进行价值交换,黄金成为财富的衡量价值,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目前我国黄金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外汇储备量更是想不增加都难,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鼓励民间投资和拉动内需成为关键之举。这些因素促进了我国黄金市场不断扩大开放的步伐,这种趋势促进了各色黄金制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入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和经营领域,一股全新的、全民性的黄金热正在扑面而来!

那么,黄金有哪些基本特性?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黄金货币体系是如何演变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黄金生产、储备、流通状况如何?个人购买黄金应该如何辨别真假、投资黄金该如何入门?黄金有哪些新奇的故事?王学文先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积累,在这部书里进行了既专业又不失通俗的细致描述。我想,这正是期望了解黄金相关知识的人们所期待的。

王少冗

2012年5月于北京牡丹园

(王少冗先生,资深媒体人,中国黄金学会会员,曾长期从事黄金行业报道)

后记

黄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除受到行业自身特点和基础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与管理政策调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黄金行业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中,包括黄金地质储量、黄金产量、国家储备、使用分配等信息都是保密的。随着黄金产量逐年增长,特别是国家外汇储备量快速升高,我国于1982年解禁黄金饰品销售,2001年取消了黄金“统购统配”管理体制,随后,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全部放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由此,黄金逐渐走近社会大众,黄金投资在中国迎来了全新开端。

所以对大多数中国百姓来说,关注和了解黄金相关知识,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而西方黄金市场的诞生与发展,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加之工业革命的推动和金本位制的洗礼,他们对黄金应用操作及流通交易的研究要比我们深刻的多。黄金与我们的生活已越来越近,从完全陌生到有所认识,我们亟待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策划出版这本小册子,目的就是尽可能系统地介绍黄金特性、历史、生产、交易、应用等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对黄金有更多理性认识。然而由于作者实际能力和文章篇幅制约,书中所提及的各类话题,大多只反映了实际现象的某个局部和侧面,虽有一定的特色和普及意义,却难以包罗现实客观所覆盖的全部内容。另外,书中有些篇章对某些话题的论述还显褊狭,对个别大家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的阐述也显深度、力度之不足。因参考资料获取渠道所限,书中所涉及的大量动态数据和发展状况描述,有些已显陈旧,个别还欠准确。诸如此类的欠缺,谨望读者明鉴,也请有识者指正。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本通俗性、介绍性读物,所涉及内容大都属于公知领域,散见于已经公开的档案和发表的各类作品中,我们所作的只是资料收集、内容甄别、逻辑梳理和系统整合,虽然大量反映了编者的认识和观点,但却非原创,书中某些章节、段落的表述与他人作品有雷同之处也在所难免,因工程量庞大,对所引用资料难以一一标注并鸣谢,还望相关机构、作者见宥。

王宝学先生曾长期在大型国营黄金矿山工作,并有大量反映黄金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问世;王少冗先生当年则是专职黄金行业报道的记者,对宏观情况和局部细节的了解都相当深刻,还是中国黄金学会会员。二位博学之士的鼎力相助,弥补了我的许多不足,使此书得以顺利付梓,在此谨致衷心谢意。

王学文

2012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神秘面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学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42858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0.2-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