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社会情绪生成与网络突发事件治理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对网络突发事件下社会情绪的演变规律特征进行较为具体和充分的分析,在事件链—心理行为—现实行动—政府治理—善治的过程中,对社会情绪演化规律的把握有助于将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负面情绪遏制、消解在萌芽中,尽量避免危害社会秩序及其稳定的突发事件发生。对社会情绪的把握将有效地达到社会预警系统中“关口前移”的效果。本书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反映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情绪表达以及发展态势,进而归纳和提出政府调节与缓和社会成员情绪,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突发事件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目录
前言
导言/1
第1章 网络社会与网络突发事件/10
1.1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10
1.1.1 网络的赋权和控制功能/11
1.1.2 “无中心”的信息传播模式/13
1.1.3 网络交往的群体极化现象/13
1.1.4 网络传播的异化现象/14
1.2 网络技术新应用的发展/15
1.2.1 移动化:拇指时代/16
1.2.2 微媒介:社交时代/17
1.2.3 大数据:数字时代/19
1.3 网络社会生态的格局/20
1.3.1 舆论生态的重塑/20
1.3.2 思想生态的变革/22
1.3.3 执政生态的调适/23
1.3.4 技术生态的更新/25
1.4 网络突发事件的内涵/26
1.4.1 突发事件的含义/26
1.4.2 网络突发事件的含义/27
1.5 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29
1.5.1 传播速度:即时性与裂变式传播/30
1.5.2 传播媒介: 社交媒体始终活跃,传统
媒体蓄势待发/31
1.5.3 意见领袖:推波助澜,影响舆论走势/32
1.5.4 传播效果:网上动员,网下聚集/33
第2章 我国网络突发事件的背景及发展动因/35
2.1 网络突发事件的背景/35
2.1.1 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与诉求表达/35
2.1.2 舆论环境变化:全媒体格局与差异化传播/37
2.1.3 网络政治参与:理性与非理性并存/39
2.2 网络突发事件的主体特征/41
2.2.1 网络突发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41
2.2.2 网络突发事件中的公众/43
2.2.3 网络突发事件舆论主体的倾向/46
2.3 网络突发事件的四大效应/48
2.3.1 蝴蝶效应:不确定性的结果/48
2.3.2 涟漪效应:以点带面的影响/51
2.3.3 蚂蚁效应:隐性的秩序传播/53
2.3.4 扩音效应:信息与情绪的共振/55
2.4 网络突发事件的发展动因/58
2.4.1 网络突发事件的间接动因/58
2.4.2 网络突发事件的直接动因/61
第3章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演变的规律/65
3.1 情绪与社会情绪/65
3.1.1 情绪与社会情绪的内涵/65
3.1.2 情绪的社会结构/66
3.1.3 社会情绪的主要网络表现形式/67
3.2 引发社会情绪问题的原因/69
3.2.1 公众维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引发消极情绪/69
3.2.2 不公平导致抱怨情绪滋生/70
3.2.3 地方政府管理滞后与信任缺失加剧不满情绪/72
3.2.4 新兴技术助推社会情绪扩散/73
3.3 社会情绪演变的生命周期/74
3.3.1 社会情绪演变的阶段特征/74
3.3.2 从暴力伤医事件看社会情绪的演变/75
3.3.3 社会情绪演变的心理动力学解释/82
第4章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的表达机制/84
4.1 网络狂欢/84
4.1.1 网络狂欢的表现/84
4.1.2 网络狂欢群体的特点/85
4.1.3 网络狂欢群体的心理/87
4.2 网络愤怒/88
4.2.1 网络愤怒的表现/88
4.2.2 网络愤怒群体的特点/90
4.2.3 网络愤怒群体的心理/91
4.3 网络诉求/93
4.3.1 网络诉求的表现/93
4.3.2 网络诉求群体的特点/94
4.3.3 网络诉求群体的心理/95
4.4 灾难情绪/97
4.4.1 灾难情绪的表现/97
4.4.2 灾难情绪的化解/97
第5章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感知与扩散机制/100
5.1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作用机制的主体/100
5.1.1 媒体:议程设置/101
5.1.2 政府部门:主导力量/102
5.1.3 意见领袖:施加影响/102
5.1.4 当事人:诉求多元/103
5.2 网络突发事件各主体阶段性特征及表现/104
5.2.1 酝酿期各主体的特征及表现/104
5.2.2 扩散期各主体的特征及表现/106
5.2.3 爆发期各主体的特征及表现/108
5.2.4 平复期各主体的特征及表现/110
5.3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的发酵及传播/112
5.3.1 缘起与走向/112
5.3.2 放大与刺激/113
5.3.3 推动与扩散/114
5.3.4 交互与转移/115
5.4 网络突发事件群体心理与社会情绪/117
5.4.1 集群行为中的群体盲从心理/117
5.4.2 群体围观引发非理性传播/118
5.4.3 群体无意识形成舆论偏见/120
5.4.4 群体极化引发特别决策/121
5.5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与网络动员/123
5.5.1 社会情绪的集体行动逻辑/123
5.5.2 网络动员体系的构建/124
5.5.3 网络动员的实现路径/127
第6章 “多中心”视角的网络突发事件治理模式/130
6.1 网络突发事件治理面临的挑战/130
6.1.1 网络舆论主流舆论错位/130
6.1.2 意见领袖操作舆论走向/131
6.1.3 网络谣言传播屡有发生/132
6.1.4 网络动员风起云涌/133
6.1.5 群体焦虑情绪传染/133
6.2 基于生命周期的网络突发事件过程管理/134
6.2.1 初期酝酿阶段的特征及应对措施/134
6.2.2 传播扩散阶段的特征及应对措施/137
6.2.3 全面升级阶段的特征及应对措施/140
6.2.4 平息善后阶段的特征及应对措施/143
6.3 社会心理维度网络突发事件的治理路径选择/146
6.3.1 特定人群的线下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146
6.3.2 发挥心理效应的网络舆论引导/146
6.3.3 建立完善的网络交流与协商机制/148
6.4 大数据时代网络突发事件的治理模式构建/149
6.4.1 治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149
6.4.2 治理机制从“孤立”走向“协同”/167
6.4.3 治理方法从“神坛”走向“网络”/18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社会情绪生成与网络突发事件治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庞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716655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0.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