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山东大运河新考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并不是一本全面系统论述山东大运河历史的著作(这类著作目前已有不少),而是在对老运河长期实地调查、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紧密贯彻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开展核心区大运河文化遗产调查和认定”“摸清资源家底”等决策部署,针对山东运河目前的一些研究空白以及存有异议和误渎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考证,并努力发掘新的材料,提出新的见解,以深化对山东运河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认识。基于此,作者对当代大运河复航和穿黄问题给予了多方面论证和策划,是力主依老运河线路通航和船闸平交穿黄方案的学术代表,其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学术功底扎实,既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又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目录 上编 泗淮运道——中国开掘最早、延续最久的大运河 任城之洗——洸河源流考 京杭大运河从这里开始——会通河开凿记 泉水,山东运河之源 济州河水源考 京杭大运河究竟是谁规划设计的? 元代京杭大运河线路选择得失考 明代沙湾漕患与“治河保运”成就 明代山东南部运河的改造和南四湖的形成 明清两朝“恢复安山湖”始末 “南旺分水”如实说 清嘉庆八年黄河决口穿山东运河纪实 诸水之间——历史上的沙湾地区河流考 清末大运河之终 清末黄河改道山东,穿运河究竟在何处? “北五湖”还是“北七湖”? “安山”,一个令众多著家、史籍难以注解清楚的地名 鲁西南来水考 济水不是“黄河的支流” 下编 谈山东水系与大运河通航 “京杭运河断航造成华北平原缺水”吗?——对一种治水兴运论断的质疑 戴村坝-南旺分水工程能够恢复吗? 山东运河通航的客观条件谈 大运河过黄河的船闸方案略述 附录:大运河该如何穿黄? 论“穿黄隧道”通运之不可行 运河通航不应抛离其历史线路——在山东省“黄河以北运河复航工程前期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 关于黄河以北大运河通航的根本依据和规划建议——2019年10月在中国大运河·江北水城文旅大会暨第五届运河论坛上的发言 山东的运河在哪里?——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复航线路刍议 东平湖,现代山东运河的枢纽之地 关于黄河以南大运河复航的几点建议 深入搞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调查研究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山东大运河新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姜传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77541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26000 |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928.4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