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城到桶城有多远
内容
编辑推荐

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获奖作品,清韵书院、西祠胡同推荐作品,另类体验派作家最受争议之原味小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由高真宇转述的故事。当然,也是他的女友的全部过去。至于,这个故事在高真宇转述的过程中,是否带了他自己的偏见,我们不得而知。当然,这也跟他与吴晓雅的亲密程度有关。不管怎样,至少有一点可以相信:高真宇不会捏造事实。

故事从吴晓雅的童年讲起……

内容推荐

女孩晓雅十三岁父亲病亡,随母亲改嫁有了新家。

之后她终日郁郁寡欢,在家庭矛 盾冲突中,离家出走到马城。

在马城,晓雅爱上了辍学青年,但从头到尾都是“骗局”。

她又逃到桶城,再次遭受苦难:

做过商场收银员、直销员和三陪,乃至卷入一桩婚外恋情……

她的城市流民生涯,统统以失败告终!

在感情饱受重创后,晓雅精神崩溃,被收容所收容。

但在她心里,永远憧憬着美好未来……

小说以晓雅最后一任男友的转述为线索,讲述一位纯洁女孩的成长心路,大胆直面当下年轻人情感世界最为隐秘的一面。

目录

酷评一 剧场里的偷窥事件

酷评二 被看见是所有人的命运

酷评三 这文字功底我要赞美几句

酷评四 爱情与利益是人不能拒绝的两大诱惑

访谈 先张HIHI地答费小小问

上篇 马城

下篇 桶城

后记 让此时的热情点燃未来的生活

试读章节

1

晚上回家,高真宇发现吴晓雅不见了。

高真宇带着两份刊有他早就预料到的新闻的晚报。在这之前,他并不知道信息会如此迅速地得到记者们的处理。他是收到报社新闻部的电话,说他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用,可以去领取三百元的信息提供费时,才确切知道那家叫“色客室”的俱乐部真的被查封。他随手在街上买了两份报纸,上面果真印着“色客室”俱乐部大红的霓虹招牌。于是,他就赶紧往家走,要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在“色客室”工作的同居女友吴晓雅。

可是,他一进门就发现吴晓雅不见了。

整个屋子像失窃一般的狼藉不堪。衣服、被子、陈列物扔得满地都是,书本也撒了一地。那些书,曾是他与吴晓雅一起搬家时,她唯一表示过赞许的物品。吴晓雅说:“真宇,你不要认为你的房子有多么的大,显得你有多么的富有,其实最让你显出魅力的就是这些书了。”高真宇对她的这番评价很满意。

可是现在,这些书很明显地被吴晓雅生气时撒了一地,这房间里的桌子椅子也被她弄得摊了一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好一会儿,满脸横肉、腮帮子鼓得像老南瓜的女邻居悻悻地踱过来。她告诉高真宇说吴晓雅疯了。她说:“晓雅啊,她把屋子里的东西,一个劲地往窗外扔!哎哟,我都拉不住!她还见人就骂,见人就抓。她扔完东西,自言自语:‘快感和幸福都溜走了,不行,我要看我的杨杰去!’她叫喊着,就从房间里冲了出去!”

高真宇一下子涌出无尽的痛感,一种爱国热情般的激情冲荡得他鼻尖发酸:这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啊!她依旧还是那么纯洁,她居然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还想着她的初恋!

由此,高真宇对自己的夜不归宿充满了强烈的自责。

在以后的日子里,高真宇像一个背着石头行走的人一样,沉重得走到哪里就能把哪里砸出一个坑来。他沉重地走了很多的地方,在大街小巷、车站、广场张贴寻人启事,向居委会和所有可以求助的人发出求助的信息,但是,没有得到一点关于吴晓雅的音讯。

他也懒得收拾这凌乱不堪的屋子。他把床单上的杂物抖落在地上,把被子从压着的椅子下扯出来,抛在床上,他就整日地在外面游荡了。

只不过他现在的游荡,和认识吴晓雅前的游荡有很大区别。以前他认为游荡是一种生活方式,可是现在,他的游荡实际上是一种无助。

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坐在“色客室”对面街道的椅子上,神情呆滞地望着那些失去生命的“SKS”霓虹招牌到半夜。有时,他也站起来到处走上几圈,然后再回到那把椅子上去。到了深夜十一二点,他才不紧不慢地往家里赶,钻到凌乱的床铺上。

“色客室”对面的那把铸铁椅子,是他和吴晓雅最初相识的地点。

坐在椅子上时,他总是不能忘记吴晓雅曾向他倾诉的那些故事。他甚至觉得,在他还没有把她找回来之前,他只能沉浸在对她故事的回想中,灵魂才有稍许的平静。

而事实上,吴晓雅曾把她的过去,完完整整地向高真宇倾诉过。所以现在,与其说高真宇在回忆,还不如说他是在“第二次聆听”。他在静坐中看见她的音容笑貌。

的确,这是一个关于吴晓雅的故事。

吴晓雅和这个叫高真宇的男人同居。那时,高真宇遇着吴晓雅不久,他假模假式要送一枚白色琥珀珠子给她。他说,那是一枚千年琥珀,从今往后,他们的生活能因此获得一种新生。而事实上,关于他俩的同居是幸福还是生活中的一份无奈,现在都还无从定论呢!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思考这种问题。很多时候,生活太沉重,“思考”这种严酷的脑力劳动势必幼稚。听一个故事,了解某些人的过去,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由高真宇转述的故事。当然,也是他的女友的全部过去。至于,这个故事在高真宇转述的过程中,是否带了他自己的偏见,我们不得而知。当然,这也跟他与吴晓雅的亲密程度有关。不管怎样,至少有一点可以相信:高真宇不会捏造事实。

故事从吴晓雅的童年讲起。

P19-21

序言

这文字功底我要赞美几句

这部小说曾连载过,首发第一章时,我就被它吸引住了。小说一开始就明了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吴晓雅的故事”,是与她同居的男人高真宇转述的。而高真宇的转述是否带了他自己的偏见,我们不得而知……不管怎样,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相信,高真宇不会捏造事实。这里面,似乎藏着什么,应该不会是一个简单的男女爱情故事。果然,故事要从吴晓雅的童年讲起。

接下来,先张把我们带到了农村,开始进入吴晓雅的童年生活,从吴晓雅家的一堵墙塌了这个场景写起。在故事还没有真正开始时,先张先把我们带进那个年代、那个环境,而这时,先张的文字功底便也显示出来了,正如段小楼所说的“小说看个开头,也大抵就能看出七八成的水准”。

这文字功底,我一定要赞美几句。我的童年也是在农村度过的,看完这第一部分,感觉到那些在记忆深处封存的东西,都复活了,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旷野、炊烟、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的道路……“吴晓雅停止了与在地里干活的母亲和哥哥妹妹的胡闹,呼地蹿到父亲的身边。”这是幸福的一家人,在一个冬天的傍晚的生活片段。“她觉得这个冬天温暖得很。”我也感觉到了。但是,不幸却潜伏在吴晓雅的生活里,接踵而至……这是小说另外的话题。

悠雪(编辑)

后记

让此时的热情点燃未来的生活

到目前为止,我自认为还算是一个积极的人。每一天,如无特殊的情况,我都会在早上八点之前醒来,仰着脖子看看天花板,发发呆,想些漫无边际的事,然后不洗,脸、不漱口地坐在电脑前达十一点钟,写完当天必须写的文字。这文字中一部分是工作,另一部分才是写作。我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刨除掉科学上的某种不合理性之外,积极的态度还是可取的。但积极的生活方式并不能保证人心情每天像红日一样蹿升。

二○○四年的春节,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吧,我决定在工作之余写个很不一般的小说。于是,开始搜索情节和经历过的“故事”。我希望能找到自己“感触”很深的事,但事实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东西着实有限。费劲儿地想了半天,我觉得有“传奇色彩”的事仅有四件:第一件是,刚工作的那年,我在重庆观音桥附近,因对Hardcore感兴趣(那时这玩意儿很精贵),被人带到拆迁工地持凶器威胁,洗刮过随身携带的一千五百块大洋,当时我报过案,但只是媒体给“秀”了一下,未果;第二件是,一次去浙江金华游玩,在街头因无暂住证,被禁闭过十二小时;第三件是,我在来北京的前一个月里,把一个关系非常铁的哥们打成歪瓜裂枣,那是最后促使了我去北京的决心和我对一个熟悉环境的憎恨;最后一件是,打人的前三天,我因闲得无聊重读雨果的《悲惨世界》,那个傍晚,我无声地流了一分钟泪,加上其他原因,我在手腕刺青三个点。现在回想,我惊异地发现,怎么都是这样的一些事儿,怎么没有一个令人感动的人物形象?但是,我固执地认为这里面有着欠发掘的视角。我突然醒悟:在这之前,我是一个对生活没有热情的人,不是缺少热情,而是热情无法进出。

然而,我在北京的热情却一直虚高。在小说动笔的前一个月,我的一个在京打工数年的女邻居,在半夜里,竞独自一人在楼道里焚烧信件,然后,她对着楼层大声地叫喊、谩骂、哭泣!我没有亲见她的痛苦,但是,第二日其他的楼友在社区闲话此事时,我还是受到了无比的震惊!我知道她以前是卖安利的,我还从她那里买过产品。好像后来,她就一直在一家俱乐部里做酒水推广。我曾三次在楼道里,见她跟“不同形状”的中年男人纠缠,然后下楼。但是,我万万没想到她会在一个黑夜里突然疯掉!还有一个原因是,一直以来我对国人的马桶或者厕所满怀“偏见”。我固执地认为马桶,可能最接近人的内心世界。于是,我似是而非的热情找到了一个出口。

最后,我还说一个“反面”的意见。上面的这些“热情”并不是支撑我写这个小说的全部因素。写这个小说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在某次无聊的瞬间里,组合两个词:“马桶”和“幸福生活”,然后产生冲动。这应该是一种更纯粹意义上的“热情”,正如和菜头所评论:“马桶和幸福生活是他最先选出的一对词汇,然后并列放置。因为这种怪异的对比,而使得他产生了讲述一个故事的冲动。”的确是如此,我对组合后的景象产生了迷狂:用什么内容填充,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怎么充满?我搜索了我生活中所有的形象和观察,把热情统统熄灭在了里面。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有一条路。我们在路上,把最珍贵的生命,也统统熄灭在了里面。我相信,在以后重读或者翻检生活时,还能点燃未来的生活。

先张

二○○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书评(媒体评论)

吴晓雅在那块清晰无比的污渍前崩溃了。这是谋杀,先张就是凶手。用类似六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情怀杀死了吴晓雅,以使得他自己内心的清纯之火得以继续燃烧。

——评论家 和菜头

小说的语言很简单,估计没超过两千个常用汉字。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中国作家,少用一个汉字比多用一个汉字伟大得多。

——作家 王威

这文字功底、这水准,我一定要赞美几句,我的童年也在农村度过的,看完这第一部分,感觉到那些在记忆深处封存的东西,都复活了,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编辑 悠雪

小说自始至终追求一种原味笔触,清纯之火大胆直面当下年轻人感情最隐秘的那一面。

——评论家 唐小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城到桶城有多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先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47978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