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多次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气候,而变化的气候在历史上造就了很多著名的典故,领略领袖的命运起伏受制于气候的变幻无常。《天气改变了历史》将带我们认识气候,认识气候的变迁,不同区域气候的差异,感受气候和人类的联系。本书由劳拉·李编著。
图书 | 天气改变了历史/科学图书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多次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气候,而变化的气候在历史上造就了很多著名的典故,领略领袖的命运起伏受制于气候的变幻无常。《天气改变了历史》将带我们认识气候,认识气候的变迁,不同区域气候的差异,感受气候和人类的联系。本书由劳拉·李编著。 内容推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多次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广岛的晴朗天气决定了它成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目标。原定投放目标的小仓市上空乌云密布,备选的长崎市就不幸成为了第二颗原子弹的目标。 拿破仑远征俄国,却败在了寒冬手下。这次失败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开始,也使得俄国作为一个欧洲强国的地位逐渐树立起来。 冰雹加速了法国大革命:18世纪的法国经济危机四伏,国家负债累累,一场春旱跟冰雹使庄稼颗粒无收,饥饿的人民终于忍无可忍,拿起了武器,法国大革命很快拉开了序幕。 一场大雾为华盛顿留下了活口:1776年8月22日,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长岛战役中,华盛顿将军率领的美军本来可能遭到彻底的挫败,可是由于一场适时的大雾掩盖美军顺利撤退,为其以后的反攻埋下了伏笔。 西班牙”无敌舰队”遭遇风暴:英西战争后期,西班牙“无敌舰队”遭遇风暴,近乎全军覆没。“无敌舰队”的惨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从此丧失,从此以后西班牙在海上的实力开始一蹶不振;英国开始走上海上霸主的位置。 海风拯救了西方文明:在公元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尽管波斯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希腊海军将领凭借对风力知识的了解,轻而易举地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为希腊文明赢得了发展繁荣的可能性。 领袖人物在战场上和投票箱的胜负起伏有时也取决于天气。在西方,拿破仑、希特勒都曾在俄罗斯的寒冷天气面前败下阵来。在东方,诸葛亮因雾而草船借箭,因风而火烧赤壁,最终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天气是个好话题,《天气改变了历史》为你提供了55个闲聊的好话题。由劳拉·李编著。 目录 概述 1 人类差点就像恐龙一样灭绝了 2 诺亚洪水 3 澳洲是怎样被人发现的 4 海风挽救了西方文明 5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 6 英国何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7 第一次神风显灵 8 真十字架的丢失 9 格陵兰岛的维京人 10 从天而降的条约 11 我的教皇好过你的教皇 12 泥沼成就了英格兰 13 战争迷雾 14 迷失的西伯利亚人 15 哪个巫师干的 16 “新教风”折毁西班牙“无敌舰队” 17 风使得失踪的殖民地成为美国迄今最大的谜 18 天!这里真冷呀: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 19 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秘密 20 又一股“新教风”吹来了一位英格兰新国王 21 富兰克林和那只风筝 22 暴风雨后写就的圣歌《奇异恩典》 23 幸运的天气眷顾华盛顿 24 冰雹和干旱是引发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25 大雨毁了罗伯斯庇尔 26 风暴使爱尔兰联合会的反英叛乱失败 27 付之东流的美国奴隶叛乱 28 天!这里真冷呀:拿破仑入侵俄国 29 美国国歌诞生在飓风后 30 特库姆塞——大雾中牺牲的印第安英雄 31 滑铁卢的大雨 32 天!这里真冷呀:无意义的克里米亚战争 33 美国“泥泞行军”事件 34 暴风雨拯救了美国内战战俘 35 《呐喊》画中的人为何呐喊 36 那阵风吹毁了兰利的“第一架飞机” 37 厄尔尼诺现象与破灭的极地梦 38 舒适牌剃须刀的发明源于低温 39 天气预报失误与战争大臣之死 40 雨云终结了飞艇时代 41 天!芬兰真冷呀:冬季战争 42 天!这里真冷呀:希特勒入侵苏联 43 D日 44 核时代的来临:蘑菇云 45 阳光普照下的广岛 46 读错的季风 47 阳光偏爱杜鲁门 48 寒冷挽救了加拿大国家公园免受核污染 49 高温是汽车城的火药箱 50 制造季风 51 人类的祖先:露西和她的朋友 52 沙漠风暴使“鹰爪行动”失败 53 “挑战者号”爆炸 54 血雨和“第三次世界大战” 55 大自然并不会带护照 试读章节 我们人类很自以为是。我们往往把这个世界及其历史甚至史前都看做是通往那个伟大的时刻——人类将至高无上地统治一切。这似乎也成了创造的终极目标。 幽默大师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评价说:“这就好比你想像一堆烂泥某天早晨醒过来时想,‘我待的这个世界真有趣——我待的这个坑真有趣,大小正好适合我,不是吗?……这肯定是为了让我待在里面而特意制造的!’” 事实上,尽管可能有些令人难以接受,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卓越表现并非预先注定的。我们人类的祖先本来也可能步恐龙的后尘,而他们确实差点就与恐龙一样灭绝了。 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灭亡期。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种类遭到毁灭,让位于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最后一次这样的大规模灭亡发生在6500万年前,恐龙遭到灭绝,哺乳动物取而代之。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尽毕生之力探索大灭亡的原因。目前认同度较高的理论认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极端气候条件应该是许多大灭亡的罪魁祸首。 一颗失控的流星撞击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在地表砸开了一个直径180千米,深900米的陨石坑。这一撞击爆炸相当于1亿颗氢弹爆炸产生的当量——热能使海水蒸发,使大气层水汽饱和。超热气流朝外扩散。撞击产生的尘埃波及并覆盖了今天的堪萨斯,冲人大气层,包裹地球,阻碍了阳光,使地球变冷。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靠植物为食的生物也随之死亡。这就是所谓的“大灭绝”。当时近90%的生物永远消失了。对我们而言,幸运的是,幸存下来的物种之一就是犬齿动物——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在大约7万年前,人类自身与灭绝擦身而过。DNA研究表明,人类曾经出现过人口危机,有时又称为人口瓶颈。科学家试图弄清为何人类的基因差异如此微小。即便是一群黑猩猩或者一个大猩猩家族的基因差异也比整个60亿人口的基因差异大。这说明在人类的某个时期能生育的女性数量很少。一项研究认为,整个人类的女性数量曾一度减少到只有500人。两万年后,人口数量才恢复到这个瓶颈期之前的水平。 造成瓶颈的原因是4.5亿年前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位于今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托巴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10千米宽的大洞,腾起的烟雾高达30千米,喷发的岩浆和火山灰甚至降落到格陵兰岛。约2800立方千米的熔岩被抛入大气层,足够修建100万个埃及的金字塔。火山灰像毯子一样遮蔽了太阳,全球气温下降了12℃。火山冬季持续了6年。在此期间的积雪增多,进一步反射了太阳的光芒,使得地面无法吸收热能,地球于是变得更冷。长达千年的冰期开始了。 部分研究人员推测,已经处于发展过程的冰期是火山爆发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冰期可能造成海平面下降,减轻了火山上的压力,导致火山喷发,就像一瓶香槟拔掉了塞子。爆发的结果进一步加速了冰川的发展,气候系统由暖变寒。冰川形成后,海平面进一步下降。暴露的土壤被风带走,沙尘暴怒啸数日,致使无数动植物死亡。 智人(现代人的学名)也差点重蹈尼安德特人(又称穴居人)以及其他灭绝的人种的覆辙,不过少数强健的个体在非洲、欧洲以及亚洲的孤立地区存活了下来。于是,我们的人口就只保留下人类曾经具有的大量基因多样性中的小部分。 这样的爆发还会发生吗?不仅会发生,而且几乎是必然。下一次火山超级爆发最有可能的地点就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吸引着大批游客的喷泉、温泉以及山脉是由宽20千米、深2900千米的巨大地下岩浆房形成的——几乎深达距地心距离的一半。黄石火山已经爆发了3次,每次间隔60万年左右。最后一次60万年的时间点是距今40万年前。黄石仅仅是40个超级火山点之一,不过其中大部分都已成为死火山,而且其他火山点距人口密集区域也没有如此近。 科学家说,黄石火山爆发释放出的能量将超过地球上核武器的总和。冲击波造成的巨大声响远在英国都听得到。大约10万人将立即送命。有毒气体和火山灰将进人大气层,并在几小时内降落到美国西部的所有地区。它们还将随风继续在全球扩散,导致火山冬季。它可能发生在下一周,或者20万年后。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气改变了历史/科学图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劳拉·李 |
译者 | 林文鹏//蔡和兵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465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3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4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5 |
宽 | 16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7-735 |
版权提供者 | Laura Lee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