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传佛教(雪域高原独特神秘的文化现象)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专业作家撰写的国内首部从文化角度描述藏传佛教及藏民族的专门著述。作品采用散文笔调,文笔优美流畅,内容丰富详实,既有学求探讨的严肃性,又有文化论述的活泼性,而且还展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素材,读来趣味盎然,实为一本可求知,亦可欣赏的好书。

内容推荐

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民族全民信奉的藏传佛教给藏族人民以及他们世代生息的雪域高原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历来为世人所瞩目。藏传佛教究竟是怎样一种宗教?它有哪些独特的教义、教规、教派?它供奉哪些神灵?它在寺院建筑、宗教艺术、活佛转世等方面有哪些神奇建树?作为佛教一门分支,它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使一个人数众多的民族在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顶礼膜拜、虔诚信仰?而且对这个民族的文化、经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本书将给您满意的解答。

本书是专业作家撰写的国内首部从文化角度描述藏传佛教及藏民族的专门著作。作品采用散文笔调,文笔优美流畅,内容丰富详实,既有学术探讨的严肃性,又有文化论述的活泼性,而且还展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素材,读来趣味盎然,实为一本可求知,亦可欣赏的好书。

目录

引言 神秘的雪域达摩

第1章 喜玛拉雅的晶峰折射出的宗教幻想

第2章 藏民族与他们崇奉的释迦牟尼像

第3章 藏传佛教的教派

第4章 宗喀巴和他的宗教改革

第5章 活佛的转世制度

第6章 活佛的涅盘和神秘的肉身塔

第7章 寺院:用信仰堆砌起来的恢宏建筑

第8章 系统、严密的“佛的世界”

 ——藏传佛教所供奉的神灵

第9章 千姿百态的佛像造型艺术

第10章 佛教绘画、堆绣:形象化的藏族大百科全书

第11章 永世旋转的嘛呢经轮

  ——藏传佛教的祈褥

第12章 严谨规范的寺院礼仪、仪制

第13章 充满象征意义的法器、法乐、法舞

第14章 经卷、典籍:中华文化库中的财富

第15章 学院·学制·学位

第16章 庞大的寺院和僧侣组织机构

第17章 寺院经济:维系巨大宗教开支的资本积累

第18章 锁闭在寺院厚墙内的僧尼生涯

第19章 震撼人心的祈愿法会及宗教节庆

第20章 多姿多彩的民间宗教节日

第21章 玄奥、莫测的藏传密宗

第22章 拉萨

  ——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城

第23章 藏传佛教在海内外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佛教绘画、堆绣:

       形象化的藏族大百科全书

藏族的绘画、雕刻、编织、书法等美术工艺,闻名遐迩,在世界美术工艺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然而,到过雪域的人都会发现,所有那些装点着藏族聚居区的精美的作品,几乎都是通过佛教思想来创造,并或多或少被作为佛教宣传工具来使用的。可以说,在雪域高原上,没有多少绘画或工艺作品是非宗教意义的。

壁画,是藏传佛教寺院不可缺少的内容。

从吐蕃时期起,当松赞干布和唐文成公主、尼泊尔赤尊公主初建大小昭寺时,就在佛殿墙上画下了佛、菩萨、曼陀罗、方格等图案。他们以这种绘画形式,宣扬佛教的经典,弘扬佛法无边的思想。

也许正是人们在极其虔诚地宣传佛法的同时,把藏传佛教壁画的绘制技巧也推向了顶峰。

藏传佛教壁画,就题材的广泛、内容的丰富来说,称得上是整个藏族历史、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方面形象的大百科全书。

西藏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桑耶寺“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壁上,绘制着一卷恢宏的“西藏史画”。这幅史画从远古传说中的罗刹女与神猴成婚繁衍雪域最早的人类开始画起,画了雅砻部落的兴起。自天上迎来了第一位吐蕃赞普,到佛教传人,松赞干布统一西藏,以至于琼结藏王墓示意图、迎请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大昭寺的兴建、唐金城公主人藏及宴前认舅、桑耶寺的动工兴建、莲花生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弘扬、赞普朗达玛灭佛经过、阿底峡大师入藏、佛教在西藏“后弘期”的开始、萨迦王朝及噶玛王朝和帕竹王朝的兴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一至九世达赖的业绩等。整个画面长达92米。这幅宏篇巨幅的“西藏史画”,被誉为西藏的“史记”。

像这样规模如此之大、容量如此丰富的史画,在古今中外壁画史上也属罕见。

桑耶寺“乌孜”大殿内左右两壁上,还彩绘着桑耶寺的建寺史。描述寺院的建寺史一一这是藏传佛教各寺院壁画创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这幅桑耶寺建寺史详尽地描述了这座西藏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缘起和有关寺名由来的传说、建寺的过程等。长幅画面着力渲染了桑耶寺落成后,藏王赤松德赞亲临现场主持开光典礼的盛大欢庆场面:开光之日,桑耶寺人山人海,男女老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寺院围墙上的所有佛塔之间都堆满了装有食品和酪糕的皮口袋,这是赐予参加娱乐活动者的食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有舞蹈、杂技、赛马、长跑等。画面上,一位名叫“俄帕拉”的人,在奔驰中能转换骑乘七匹骆驼;有些人以叠罗汉的形式从齿木树和桦树的木桩上奔跑而过;还有魔术家在木柱顶端表演烈火烧身的技艺……一幅壁画竞将公元八世纪时期藏族社会的民俗、民情、民风,展示得如此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的壁画,是各寺院佛教壁画的重要内容。

绘制在拉萨布达拉宫墙壁上的《清顺治皇帝接见第五世达赖图》,记叙了藏族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重大政治事件。使人们看到了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维护祖国统一。

P92-93

序言

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与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这三足鼎立的佛教体系,从表面上看来都是佛教,似乎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是佛经语种的差别。实际上则不然,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大乘和小乘之间除了四种弟子的基本戒律方面有相同之处外,在教义和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没有相同之处。就佛教最基本的佛、法、僧三宝的概念,大小乘之间有着天渊之别。这种差别主要来自经典学说,在巴利语系的佛经中只有属于第一法轮的《四谛经》和律部《阿含经》之类,不但没有佛传给乌杖焉国王恩扎菩提和香巴拉法王月贤等人的《密集主续》和《时轮主续》等四续部经典,就连属于第二、第三法轮的《般若》、《庄严》、《法华》、《涅磐经》之类的大乘经典都没有。因此,上座部小乘佛徒以自己所见经典为依据,认为大乘经典“非佛亲授”。后来龙树、弥勒、无著等大乘师以有力的证据,破除了反对大乘法的部派偏见,弘扬了大乘教义,使一度时期只在高智弟子中传习的大乘法在社会大众中得到了普及。密咒散见于各种佛经,但属于大乘佛法核心的成佛捷径密道理法类《四续部》,佛在世时只传给了文殊、普贤、大势至等大菩萨和根器特优的少数僧俗弟子。当时传授、修炼方式极密,保密措施极严。故佛示寂数百年间未曾闻世,到了龙树时代修密法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因此早期的小乘佛法的资料中没有佛传大乘法和密法的记载。现在有些人的所谓“大乘法典佛去世数百年后形成”、“密法来自印度教《吠陀》”等观点显然受了小乘佛教传说和资料的影响。如果这种观点成立,就要承认,除了上座部的《阿含经》之类的几部经典外,属于第二、第三法轮的所有经典和《四续》部全是“托佛之名的伪作”这样一种观点。因为若非佛所创,不能称做“佛法”。对小乘教这一类观点,印度的大乘师和历代藏传佛教大师的著作中有很多反驳和论证,此处不必费舌。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教,显宗方面的教义理论基本经典也大致相同,都是以《大般若经》为主。从道理上讲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共同点,但实际上却不然。

一、二者共同遵循的经典虽然相同,但对经文的解释和教义的理解方面,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二、汉传佛教属于显宗佛教,在汉文佛经中只有事部和行部的两三种密法译本,其余全部是显宗经典。就连禅宗也是显宗的一个派别,虽然有“禅密”之称,但也算不上密宗。而藏传佛教是显密结合的大乘教,在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部共有佛经译本779种,其中密部经典398种,占51%,《丹珠尔》部共有印度高僧的著述2337种,其中密典有1747种,占74.8%。藏传佛教历代高僧的佛教论著不下几十万种,其中70%以上是密宗著述。由于这种原因,在整个教义和修持方面藏传佛教有了与汉传佛教完全不同的特点。三、藏传和汉传佛教在地域生活环境、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形态方面具有重大的差别。例如寺庙佛塔建筑风格,佛像的造型色调、供仪礼乐、规章制度、饮食、服饰和学修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和信仰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差别。同样的观世音,在藏传佛教中是慈悲尊严的男性,而在汉传佛教中却变成了清秀庄重的妙龄女子,同样的弥勒,在藏传佛教中只有佛和菩萨两种形象,而在汉传佛教中却多出了一个笑容满面的“大肚罗汉”形象。至于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像在汉传佛教的寺庙中是找不到的。

总之,藏传佛教既有佛教的共性,也有藏传佛教特有的个性。实际上藏传佛教可以说是佛教意识形态和藏族历史文化长期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

当今世界上正在兴起一股研究藏学的热潮,居于藏族文化主干地位的藏传佛教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这本书的出版,一定能够满足想从宏观上了解藏传佛教的很大一部分人的愿望。

本书的作者姜安女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专业作家,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方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介绍藏族风情的电视片《从帐圈走来》的富有诗情哲理的解说词出自她的生花妙笔。这个电视片曾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她的《藏传佛教》(原名《神秘的雪域达摩》、《弥漫在雪域的藏传佛教》)我是第一个读者,我受作者的委托,从头到尾进行了审阅。她虽然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藏传佛教专业研究人员,但她的有关知识的储备量和对藏传佛教的了解深度,使我感到惊讶。

我六岁入寺,从小学习藏文佛学显密经典,先后得到过十多位藏传佛教著名格西的传授栽培,青少年时代在大寺院中度过,受佛教的熏陶将近50年了。由于自己才识有限,学到的东西很少,谈不上“精通”,但还略懂一点,再加上自己性格直爽,不善于奉承别人。我看了这本书后,的确找不出什么毛病。个别细节问题,随时发现,随时作了纠正。在密宗的义理和修持方面某些问题,虽然介绍得有点笼统,但这更符合一般公开的密籍所采用的方法,没有必要说得更具体透彻。

总的看来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作者不带任何框框,不执因袭偏见,客观地、如实地反映了藏传佛教的情况。

二、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广,对藏传佛教的各个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透视。

三、作者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所参考的书籍多达三四十种,其中大多数资料中所反映的情况符合实情,本书介绍的情况完全可以信赖。

四、本书的作者虽是一位艺术修养很高的文艺作家,但在这本书中却没有文艺小说式的夸张和虚构,没有气功师式的凭感觉乱说,没有不懂装懂的想象臆测,显示了作者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高贵精神。

五、书中没有采用专业性很强、艰涩难懂的语汇,没有枯燥无味的抽象说教,没有舞文弄墨的弊病,而是用通俗质朴、浅显易懂的语言,直观形象地将一幅幅藏传佛教的五彩缤纷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起来仿佛有一股强烈的感染力吸引着你不放。

我希望今后多写出不带偏见,正确反映民族宗教文化方面的这类书籍,以帮助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增强民族团结。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研究员 多识

于1992年2月19日

后记

数年前,当完成这部20万字的书稿时,面对着它,我自己也曾对这事实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了。

我本是部队的一名专业作家,写作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才是我的专业。但我将自己体验生活的基地定在了藏区,把眼光和情感投向了生息在那里的藏族同胞。因为,我与藏民族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

那一片由藏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雪域,那雄踞于世界陆地之巅的坚忍、善良的民族,曾强烈地吸引着我。许多年来,我潜心观察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了解、学习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文明、文化。在观察中,我的心被这个民族特殊的坚忍、强烈的生命意识、高超的创造力所震撼了!于是,我以笔,描摹这个民族所创造的文明与文化,创作体裁有散文、小说、电视文化片解说词……

终于也酝酿出了这部20万字的文化论著。

该书出版后,承蒙读者厚爱,首印的5000册在一年内已销售一空。后来在中国藏学出版社的关心下,更名为《神秘的雪域达摩》后新修订出版,与更多读者见面,广受好评。如今由海南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在此,特向关心和关注过这部书的读者和甘肃民族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表示真诚的感激。

应说明的是,我毕竟不是藏学专家、科研人员,我只是以一名普通作家的眼光去思考、去介绍、去描述发生在雪域高原的独特文化现象。下笔不揣孤陋,直述见解,其中出现了一些错处和不当之处,今虽尽力作了修正,仍难免纰漏,恳请读者和专家指正。

值得庆幸的是,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原西北民族学院藏语系主任、佛学专家多识教授的热心指点。多识教授本身就是一位活佛,这位学识渊博的活佛在繁忙的教学和藏学研究之余,舍弃大量休息时间对我的手稿进行审阅,并在不当之处亲笔修改,这不但使我学到了大量知识,而且使我在许多疑难问题上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我从内心对多识教授感激不尽。

该书在修订过程中,又得到了中国藏学出版社编辑同志的认真校阅,使作品内容更趋准确。在此,深致谢意。

同时,该作品早在构思过程中,就得到了多识教授、甘肃电视台副总编闵有德(藏族)、甘肃省宗教局王全根处长、西北民族学院藏语系副教授尕藏才旦等同志的共同讨论、指教。写作中,又采用了尕藏才旦等同志的一些采访素材,以及参阅了张洁、刘勇等拍摄的《插箭节纪事》、《尼姑生涯》电视片,在此一并感谢。

更应提及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还参照、摘录了大量前人的佳作和时贤的研究成果,我已在“参考书目”中一一列出,在此,特致真诚的谢意。愿拜各位专家为师,望多指教。

作者

2003年5月1 8日于兰州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的作者虽是一位艺术修养很高的文艺作家,但在这本书中却没有文艺小说式的夸张和虚构,没有气功师式的凭感觉乱说,没有不蠖装懂的想象臆测,显示了作者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高贵精神。

书中没有采用专业性很强、艰涩难懂的语汇,没有枯燥无味的抽象说教,没有舞文弄墨的弊病,而是用通俗质朴、浅显易懂的语言,直观形象地将一幅幅藏传佛教的五彩缤纷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起来仿佛有一股强烈的感染力吸引着你不放。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研究员 多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传佛教(雪域高原独特神秘的文化现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11151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3-10-01
首版时间 2003-10-01
印刷时间 200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09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