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新经方实验录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有两部分:上半部分(卷一)为病案,收录50例病案,配以中西结合式精彩评论,试图以病案证明作者某些学术观点。下半部分(卷二)为8个问题的医话,医话以对话形式展开。作者试图用50个经典例案,让读者理解“但见一症便是”和“辨证论治”二者间的关系,以及一个现代中医师所必须具备的现代知识。下半部分8个问题的医话,以对话形式论述。文风犀利,逻辑周密,行文尖锐大胆,自诩为“皇帝新衣”中的孩子。不一个年近60的沉稳中医所著,倒像一个暴躁侠客挥就。同意其观点者,阅读此书可能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窗户纸一捅破,原来如此!大呼痛快。不同意者,则可能痛殴他的心都有了。本书作者第一次提出了“但见一症便是”为《伤寒论》全书总纲一说,并对《伤寒论》理论体系(六经辨证体系)提出质疑。进而在逻辑推理中接近否定《伤寒论》理论体系,实为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人。书中虽然不同意胡希恕先生的六经辨证理论,却发扬了胡希恕先生所倡导的“方证对应”学说,在“方证对应”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证”一说,亦可弥补其对胡老的大不敬。更是将“方证对应是辨证的很好”一说,合理诠释为“方证对应是辨证的前端”,亦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卷一 医案 一案 桂枝加附子汤证 二案 桂枝加附子汤证 三案 麻黄汤证 四案 麻黄汤证 五案 薏苡附子败酱散证 六案 旋覆代赭汤证 七案 四逆汤证 八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九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十案 炙甘草汤证 十一案 炙甘草汤证 十二案 炙甘草汤证 十三案 四逆汤证 十四案 附子甘草汤证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经方实验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廖伟龙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008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18000 |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49.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