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代神话与民族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古代神话与民族》是丁山先生的遗著,在丁山先生去世后,其夫人送交顾颉刚先生保存以期日后为之介绍出版,王煦华先生在整理顾先生遗著时发现了这部遗稿,后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内容是丁山先生从东西文化交流来探索史前时代帝王世系的一些见解。主要就中国上古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三代都邑迁徙、殷商史、宗法制度起源、大禹治水、炎帝事迹、神农、九州方位等进行详细考证,书中许多论点在当时乃发人所未发,即便今天来看,对上古史研究,尤其是古代神话及中外文化交流史,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t自序——从东西文化交流探索史前时代的帝王世系 \t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 \t(一)引言 \t(二)夏后氏都邑十迁 \t(三)殷商都邑十六迁 \t(四)周都十余迁 \t(五)论三代异族 \t(六)论三代文化异征 \t(七)夏后氏文化 \t(八)殷商文化 \t(九)周代文化 \t(一○)论周祖后稷兴于夏衰 \t新殷本纪 \t卜辞所见先帝高祖六宗考 \t(一)先帝 \t(二)高祖 \t(三)六宗 \t(四)结论 \t宗法考源 \t开国前周人文化与西域关系 \t(一)七日周制 \t(二)以事纪年 \t(三)火葬 \t由陈侯因铭黄帝论五帝 \t禹平水土本事考 \t(一)论书始《尧典》即以洪水神话为国史起点 \t(二)论禹平水土故事传自殷商 \t(三)论禹字从虫九即《楚辞》所谓雄虺九首 \t(四)论能平九土之句龙即禹之化名 \t(五)论禹尽力乎沟洫演自“祷雨不如决渎”神话 \t(六)论祷雨之祭周名舞雩,雩用人牺 \t(七)论“舞雩”即“□”之语误,禹之为禹,得名于□ \t(八)论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演自祷雨山川神话 \t(九)论禹合诸侯于涂山演自祷雨神话,其“娶于涂山”演自止雨神话 \t(一○)论渝州涂山本杜宇遗迹 \t(一一)论禹劳天下而死为社 \t(一二)论禹为姒姓,姒象蛇身自环形 \t(一三)论御龙氏为祀龙之官,夏后御龙即其民族图腾神话 \t(一四)论飂叔安即□安,□安即九黎九隆之图腾 \t(一五)论越王无余亦舞雩之音转 \t(一六)论鲜虞、厹繇皆东胡部族,匈奴以厹繇为图腾,故传为夏裔 \t(一七)论夏后氏宗禹与苏美尔人所祀恩利尔神格相同 \t由鲧堙洪水论舜放四凶 \t(一)论共工壅防百川为鲧堙洪水故事所分化 \t(二)论共工、帝鸿、帝江、浑敦、驩兜,皆为鲧之缓言 \t(三)论帝江之最初神格为江神 \t(四)论帝鸿即阳鸟,随日南北,故或以象征旱神 \t…… \t后土后稷神农蓐收考 \t句芒、高禖、防风、飞廉考——风神篇 \t吴回考——论荆楚文化所受印度之影响 \t论炎帝太岳与昆仑山 \t河出昆仑说 \t九州通考 \t丁山的神话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代神话与民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1727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1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