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利用中国考古资料,从研究实践出发,构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的系统专著。本书对中外精神文化考古研究既有成果和理论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具有内在逻辑的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利用作者自己的研究个案,展示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的实际应用。本书适合于文物考古、历史、人类学、思想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序(李伯谦) 前言(xi) 第一章精神文化考古研究史回顾(1) 第一节国外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现状(1) 第二节国内外有关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现状(7)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状况(8) 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状况(9) 三、20世纪60年代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状况(15) 四、20世纪70年代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状况(17) 五、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状况(20) 六、20世纪90年代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状况(26) 七、21世纪以来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的新动态(30)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46) 第三节小结(59) 第二章精神文化考古的理论概念(60) 第一节精神领域的定义(60) 一、认知及认知考古的定义(60) 二、精神文化的定义(61) 三、精神文明的定义(61) 第二节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总体框架(62) 第三章社会心理基础考古研究(64) 第一节理论概念(64) 第二节可研究的重要问题试举(64) 第四章自然观考古的理论与实践(66) 第一节理论概念(66) 一、宇宙观考古研究(67) 二、古代科学考古研究(74) 第二节陶寺文化的自然观考古实践(78) 一、陶寺文化的科学技术(78) (一)陶寺观象台地平太阳历(78) (二)陶寺的圭表测影技术分析(122) (三)陶寺砷铜朔望小月轮与阴阳合历(143) (四)辨正方位(148) (五)陶寺人目视投影天球的半径为十步(152) (六)陶寺文化的长度基元(153) (七)陶寺文化大地测量技术分析(167) (八)陶寺夯土建筑技术(181) (九)建筑装饰材料(184) (十)陶寺遗址对冶金技术的认识(187) (十一)陶寺遗址朱砂的化学分析(188) 二、陶寺文化的宇宙观(189) (一)太极阴阳两仪概念(189) (二)盖天说理念的萌发(193) (三)陶寺城址总体区划布局所反映的宇宙观模式(195) (四)陶寺圭尺反映的“地中”宇宙空间概念(207) (五)陶寺文化的政治地理五方观念(208) (六)陶寺出土璇玑功能新解(212) 第五章社会观考古理论与实践(216) 第一节理论与方法(216) 第二节陶寺文化社会观考古实践(222) 一、陶寺文化文德统治观念(222) 二、陶寺文化的“地中”观念与王都居地中(225) 三、陶寺文化玉石圭所体现的官僚委任凭信观念的由来(230) 四、陶寺文化晚期的政治报复观念(234) 五、等级观念(261) 第六章宗教观考古理论与方法(266) 第一节理论概念(266) 一、宗教信仰体系的考古(266) 二、宗教权力分配观念考古(282) 第二节个案分析一:肖家屋脊文化宗教信仰研究(284) 一、罗家柏岭祭祀中心遗址(285) 二、肖家屋脊文化玉石礼器与宗教信仰(305) 第三节个案分析二:陶寺文化宗教信仰研究(332) 一、陶寺遗址出土的宗教用器所反映的宗教信仰(332) 二、IFJT3主殿宗庙功能蠡测(360) 三、陶寺文化宗教崇拜的特点(365) 第七章符号系统考古理论与方法(368) 第一节理论概念(368) 一、符号与文字基本理论的梳理(368) 二、符号系统考古的定义(372) 三、符号系统考古内容理论分述(375) 第二节石家河文化陶符研究(410) 一、石家河文化陶符神徽象征含义蠡测(410) 二、石家河文化陶符神徽的等级制度(445) 三、石家河文化陶符神徽的性质(451) 四、石家河文化标记符号简述(452) 第八章艺术考古理论与方法(454) 第一节艺术考古能否成为精神文化考古独立的领域分析(454) 第二节美术考古与艺术考古理论概念的分析(456) 第三节艺术的本质(460) 第四节以考古为视角的艺术分类问题(464) 一、黑格尔艺术类型分析(464) 二、艺术类型学新分类(470) 第五节艺术考古内涵与定义(489) 第六节石家河文化彩陶纺轮太极图艺术分析示例(495) 后记(49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4494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4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812000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4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