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哭嫁歌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哭嫁歌》是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广泛流传的土家族歌谣。土家族没有民族文字,富有特色的传统习俗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在土家族独具特色的传统婚俗“哭嫁”中,待嫁的新娘及其亲友在婚礼时边哭边唱,宣泄心中真情实感,表达离别不舍之情。这种抒情性的歌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2011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新娘在《哭嫁歌》里唱出了人生命运关键转折时期的复杂情感,对父母的感恩依恋,对社会重男轻女的控诉埋怨,对媒人贪财好利的斥责诅咒,对兄弟姊妹间的友谊依依不舍,对婆家生活的悲观展望,并由此对自己角色转换提前做好最坏打算。这个英译本采用由向金云、向秀云演唱,肖本正、向代元整理的版本。全书共分10个章节,分别是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兄弟、哭公婆、骂媒人、哭离娘席、哭梳头打扮、哭辞祖宗以及哭上轿。前五个章节是对家人哭诉,感谢家人的养育照顾,感叹彼此感情深厚,依依不舍现在生活,畏惧未知的婆家生活,家人纷纷劝慰,祝福未来生活越过越好;后五个章节分别在婚礼的不同仪式场景演唱,包括婚宴、梳头打扮、拜祖宗,以及上轿等,传神地唱出了新娘对离开旧家的不舍,以及即将出嫁的惶恐。《哭嫁歌》七字一句,韵律和谐,歌词对仗工整,较多排比,具有叙述性和抒情性的特点。较多使用文学中“比兴”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形成心情表达的一种境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直译意译结合的方法,试图在英译句子中也使用结构一致的排比句,并着力捕捉字词间的微妙情感,力图将其叙述性、抒情性以及文学性尽可能完整体现。 目录 一、哭爹娘 二、哭哥嫂 三、哭姊妹 四、哭兄弟 五、哭公婆 六、骂媒人 七、哭离娘席 八、哭梳头打扮 九、哭辞祖宗 十、哭上轿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哭嫁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立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22202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87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77.29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