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先秦元典学习思想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以《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学记》《墨子》《老子》《庄子》《吕览》为例,研究了先秦元典中的学习思想 内容推荐 学习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事。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失守,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力倡学习以提升民众素质,壮大阶层力量,因此先秦典籍中多有论述“学”的内容,并成为后世论学思想的源泉。本著以先秦元典中的学习思想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学记》《墨子》《老子》《庄子》等著作,从学习目标(为何学)、学习内容(学什么)、学习方法(怎样学)等方面进行梳理,然后从“学习思想的主要特点与价值”方面加以总结,探究学习思想形成的背景与原因,探讨其对当代学习生活的价值与影响,以期收到“古为今用”之效。 目录 导论先秦元典学习思想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 二、先秦元典学习思想的地位与特点 (一)以学为本的教学关系 (二)学习为己的目的取向 (三)学贵得法的方法指引 三、先秦部分元典学习思想概观 (一)部分“经书”中的学习思想 (二)部分“子书”中的学习思想 四、先秦元典学习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学校:“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 (二)教师:“教授知识”到“教会学习” (三)学生:“传统三中心”到全息学习终身学习 第一章《论语》的学习思想 一、学习目标:成为“君子” 二、学习内容:“四科”“四教” 三、学习方法 (一)激活良好心理状态 1.态度诚恳 2.持之以恒 3.勤学苦学 4.好学乐学 5.终身学习 (二)掌握具体策略技巧 1.学思结合 2.学问结合 3.学行结合 4.温故知新 5.叩其两端 6.闻一知十 7.博学约取 8.坚持“四毋” 四、学习思想的主要特点与价值 1.重学:追求仁爱天下的情怀 2.勤学:追求发愤忘食的态度 3.问学:追求善师亲友的方式 4.行学:追求先行其言的精神 附:本章部分引文释义 第二章《孟子》的学习思想 一、学习目标:成为“大人” …… 第三章《荀子》的学习思想 第四章《大学》的学习思想 第五章《中庸》的学习思想 第六章《学记》的学习思想 第七章《墨子》的学习思想 第八章《老子》的学习思想 第九章《庄子》的学习思想 第十章《吕览》的学习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先秦元典学习思想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熊明川,程碧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11476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20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2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