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武则天与长安关系新探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为学术专著,作者的选材角度、文献的使用十分专业,但内容的呈现即有趣又生动 内容推荐 目前学术界对武则天的研究受其久居洛阳的影响,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对其时洛阳的考察,至于武则天与长安的关系,很少有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事实上,武则天一直对长安非常重视。长安作为大唐都城,实为李唐王朝的代表象征。武则天以李氏之妇的身份在洛阳临朝称制、改唐为周之时,并未取消长安的西京地位,也就无法消除李唐王朝的社会影响。武则天虽身在洛阳,但一举一动皆需顾虑长安反应。长安对武则天而言绝非可有可无,武则天时期的长安也绝未退出政治舞台而毫无发展变化。人为地将长安从武则天政治生涯中忽略抹杀,不仅不能全面认识长安城空间布局在有唐一代的发展演变,而且不能全面把握武则天的政治生涯。基于此,本书聚焦于武则天时期的长安,探讨武则天时期政局演变与长安的互动关系,希冀能补学界认识于万一。 目录 绪论武则天时期长安的政治地位与空间嬗变/1 一、陪都抑或都城:武则天时期长安的政治地位/3 二、椭圆的两个心:武则天时期长安的战略意义/6 三、空间与政治:武则天时期长安城的空间嬗变/8 第一章从出生到祔葬:武则天与长安的不解之缘/13 一、武则天被立为后之前在长安的活动轨迹/13 二、武则天被立为后之后在长安的活动轨迹/18 本章小结/20 第二章文本、史实与政治: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诏》考论/21 一、诏书录文考订/22 二、诏书公布前的政治形势/25 三、诏书内容考论/28 本章小结/36 第三章政治斗争与宫城布局:武则天与大明宫的重建/39 一、大明宫兴建原因探析/40 二、唐高宗、武则天政局与大明宫的重建与塑造/65 三、由孙樵《大明宫赋》看大明宫在武则天时期扮演的角色/85 本章小结/89 第四章从太极宫到大明宫:武则天时期宫城布局的演变./92 一、大明宫中东宫的缺失/92 二、武则天时期东宫体制的变化与东宫建筑名称的改易/103 三、大明宫“外朝”与礼仪空间的内缩/107 本章小结/109 第五章宗庙与政治:武则天时期太庙体制的演变/111 一、武则天时期太庙体制的发展演变/113 二、太庙体制与武则天朝政局/115 本章小结/122 第六章任寄之重、居守之委:武则天时期的京师留守/125 一、任寄之重,莫或与京—唐代的留守制度与京师留守/125 二、居守之委,存乎其人—武则天时期的京师留守/129 本章小结/179 结语/183 参考文献/190 附录一:武则天出生于洛阳说考辨——兼及武则天出生地的学术公案/221 附录二:河南洛阳新出豆卢轨墓志研究/231 附录三:猫与鹦鹉:武则天时期的动物、宗教与政治/245 后记/26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武则天与长安关系新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永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88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421,K928.64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