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陶器、瓷器、青铜器、漆器)(全4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1.形式活泼有趣 以小男孩咕叽与拟人化的文物(每册选取一件典型器物作为拟人化的主人公)以及咕叽的爱宠(原型也是文物)兔子小小白、小狗陶子对话的形式展开讲解。让博物馆里的这些真迹、器物自己开口讲述,易于小朋友理解、吸收知识。2. 配套动画视频 每册封底配有生动活泼的文物知识先导视频,激发家长购买和孩子阅读的兴趣。3.游戏互动 每册设置一定量的“文博创想力游戏”互动环节,让孩子既有知识的输入又有输出,形成学习闭环。4.画面精美 全套采用原创绘画形式来呈现文物样貌,为小朋友提供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增长知识同时提升他们的审美力。5. 每册设有十处以上文物档案&文博科普时间小贴士,强化图书功能性.6.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中国考古学界泰斗冯永谦等多位专家联合推荐。 内容推荐 借助水和火焰,古人把松软的泥土变成了坚硬的器物,考古学家们给这些器物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陶器。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一大进步,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博物馆中陈列的一件件陶器作为物证,诉说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翻开本书,一起认识人类“小时候”这项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通过认识一件件陶器来理解先人们在自然中大胆的尝试、创造和从未停歇的对美的追求。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瑰宝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本套图书从四大类文物:陶器、瓷器、青铜器、漆器入手,用有趣的方式将这些看起来离孩子生活有些遥远的“高大上”文物与其背后的历史知识讲述出来,让孩子不仅能了解简单的文物知识,更激发起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让这种精神体验给孩子们带来对历史知识的美好向往,贮藏无价的精神财富。 目录 《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陶器》 《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瓷器》 《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青铜器》 《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漆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陶器、瓷器、青铜器、漆器)(全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120359 |
开本 | 12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41-49,K8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