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李杜论稿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书微观、中观与宏观结合,有不少论题都是作者首次提出,并有开创性的贡献。 内容推荐 《李杜论稿》收录作者近年撰写的有关李白与杜甫的相关文章,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李杜诗歌,探讨李白与杜甫诗歌的语言艺术、精神特质和人文情怀等。中编为李杜诗学,探讨后世文人对李白与杜甫的接受与传播。下编为李杜文化,杂论李白与杜甫在中华文化史、区域文化目前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价值。全书微观、中观与宏观结合,有不少论题都是作者首次提出,并有开创性的贡献。 目录 上编 李白及其诗歌中的“气” 李白的独酌与后世文人的独酌情怀 杜甫的“安得”情怀 杜甫的“乾坤”情怀 杜甫的“壮士”情结 杜甫的“幽人”情结 中编:李杜诗学 刘长卿与杜甫 叶梦得与杜甫 苏轼苏辙的李杜比较观 李杜诗歌与《沧浪诗话》的“入神”论 “金士巨擘”赵秉文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吴澄的李杜比较观 元代文坛“中流一柱”胡祗遹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元代名儒郝经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 《瓯北诗话》中的李白研究 杜甫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下编:李杜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李白文化价值 成都:杜甫笔下的“喧然名都会” 成都对杜甫的接纳与成都对杜甫的改变 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与文化担当 不惑的情怀与追求:写在《杜甫研究学刊》创刊40周年之际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李杜论稿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潘殊闲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11483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20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