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儒、道、法、墨、名、兵、阴阳、农等各家的哲学思想,结合其时代背景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并以批评的眼光考察了各家理论建构的得失及其社会历史作用。本书还对“中国哲学”的范畴及其中国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图书 | 中国古代哲学批评史(英文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儒、道、法、墨、名、兵、阴阳、农等各家的哲学思想,结合其时代背景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并以批评的眼光考察了各家理论建构的得失及其社会历史作用。本书还对“中国哲学”的范畴及其中国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Confucius and the Confucian School Chapter Two: Mo Zi and the Mohist School Chapter Three: The Mohist School an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Chapter Four: The Hundred Schools (1) Chapter Five: The Hundred Schools (2) Chapter Six: Xun Zi Chapter Seven: The Taoist School Chapter Eight: The Legalists Epilogu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and Its Modernization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哲学批评史(英文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兆武//彭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053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英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