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和实践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四个方面对碳金融市场进行研究,在明确碳金融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金融市场不同的发展情况,总结国外市场碳金融建设的优选经验,查找国内金融市场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推动上海构建国际性碳金融市场的对策。积极探索碳市场国际合作,在国际社会发挥积极的引领性作用。与国际碳金融市场对标、接轨,进一步加快国内与国际碳交易机制间的政策协调,建立与国际碳市场发展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本书的出版旨在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金融服务业的新要求,共同聚焦可持续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环境能源交易与保险相融合的生态闭环,共同助力国家“30、60”目标的实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目录 第一章碳市场发展演进及制度体系构建/001 一、碳市场发展背景/001 二、全球碳市场发展的制度演进/004 三、我国碳市场发展的制度演进/012 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重点政策分析/017 五、我国碳市场支撑体系相关制度/028 六、试点碳市场政策:以上海为例/034 第二章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046 一、我国碳市场发展历程/046 二、区域碳市场实践经验/051 三、全国碳市场建设与发展趋势/087 第三章碳金融市场发展研究/100 一、碳金融概述/100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4 三、未来推进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125 第四章海外(欧美、日本)碳市场建设的比较借鉴/138 一、欧盟碳市场/138 二、美国碳市场/150 三、澳大利亚碳市场/157 四、日本碳市场/160 第五章我国碳市场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建议/171 一、我国碳市场发展的战略意义/171 二、我国碳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74 三、我国碳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前景/178 四、我国碳市场发展路径选择和建议/180 附录全国碳市场重要政策制度汇编/214 一、国家层面的碳市场顶层设计文件/214 二、国家层面的市场制度/228 三、国家层面监测、报告与核查(MRV)相关制度/241 四、国家层面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相关制度/258 五、国家层面碳金融相关制度/263 六、上海试点政策/26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和实践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2382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79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X51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