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艺术学界 第26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艺术学界》是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大型艺术理论学术集刊,每年出版2期,每期约25万字,分别于每年6月、12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该著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为主要特色,同时兼及艺术学其他一级学科,力求站在学术前沿,集中反映观点新颖、资料性强、较为深入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艺术前沿课题、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等相关近期新成果。《艺术学界》拟团结海内外学人,努力塑造富有原创性、前沿性、深入性的学术性格。本书为《艺术学界》第二十六辑,分为艺术叙事研究、艺术跨媒介研究、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史研究、戏剧研究、艺术传播与艺术教育研究六个栏目。 目录 艺术叙事研究 宋代笔记“艺术史微观叙事”论题的提出与学理辨析 “空间”作为方法的美术史叙事实践——以巫鸿《“空间”的美术史》为例 真实与虚拟想象的抗争——20世纪后半叶英美科幻电影与小说的人类与后人类叙事表征 “赛博格”与“变异人”:神话思维在科幻电影中的 叙事呈现及转化 艺术跨媒介研究 论“六根互用”与两宋题画诗的通感艺术 明清《西游记》插图中九齿钉钯的知识谱系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对“画鬼”论的借镜融通 艺术理论研究 绘画、在世存在与经验表达——基于梅洛-庞蒂的塞尚研究 雅克·朗西埃论“石化的文学” “异域”的开启——论数字媒体技术时代的沉浸式艺术 论滕固的艺术批评及对艺术学研究的贡献 艺术史研究 从墓棺漆画看羽人图像的兴起与变迁——以曾侯乙墓和马王堆一号汉墓为中心 试论唐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及其新变——从第217窟、第103窟的《化城喻品》到《胡人鼓乐骑象图》 唐代杨惠之塑像艺术探微——以相关8世纪中日雕塑作品为中心 戏剧研究 中国早期戏剧史料摭谈 会馆剧场“一馆多台”现象及其戏曲学意义——以汉口山陕西会馆为中心的考察 清初掌仪司:中国古代内廷演剧机构发展的拐点 艺术传播与艺术教育研究 论中华学术经典外译的精度与深度——从《中国艺术批评史》的英译说起 李瑞清教育思想研究——以两江师范学堂为中心(1906—1911) 艺术审美对新时代大学生情绪调适的途径探索 《艺术学界》稿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艺术学界 第26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龙迪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9408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62000 |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