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技的黑洞(世界科学未解之谜)/探索发现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刘叶主编的《科技的黑洞(世界科学未解之谜)》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与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相结合,诠释了天文地理、生物医学、人体科学、数理化等多个领域的种种神秘现象,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和想象空间。

内容推荐

很多方面的未解之谜都需要科学来做合理的解释,生物医学领域之谜、数学未解之谜、物理学未解之谜、化学未解之谜……有更多的疑问与困惑需要我们去解答,《科技的黑洞(世界科学未解之谜)》将带领读者去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进步献策献力!

《科技的黑洞(世界科学未解之谜)》由刘叶主编。

目录

◆生物医学探奇◆

生命形成之谜 >>2

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8

物种多样性如何形成 >>11

生物体的再生 >>16

人体基因结构 >>20

万能细胞 >>24

人体潜力有多大 >>28

◆疑窦丛生的数学王国◆

歌德巴赫猜想 >>34

“四色地图”猜想 >>38

魅力无穷的梅森素数 >>43

孪生素数猜想 >>52

黎曼猜想 >>55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142857 >>58

关于“5”的猜想 >>61

生活中为何有巧合 >>64

意义非凡的“0” >>68

最大数和最小数 >>70

黄金分割点 >>72

符合“优选法”的斐波那契数列 >>76

不可思议的“倍增效益” >>80

“韩信点兵”之谜 >>84

关于“7”的有趣现象 >>86

遗嘱中的数学难题 >>92

数学当中的哲学思维 >>95

为数字“配偶” >>97

扑朔迷离的“回文数猜想” >>10

◆引人入胜的物理世界◆

物理学定律能被统一起来吗 >>108

受控核聚变能成功 >>112

宇宙射线从何而来 >>119

万有引力的产生 >>124

神秘莫测的中微子 >>127

伽玛射线强烈的穿透力 >>131

地磁场如何影响人体 >>135

人造核元素的秘密 >>140

“玩火者”的背后 >>144

人造卫星为什么不会被大气层烧毁 >>146

奇妙的“真空世界” >>148

金属也会疲劳吗 >>152

为什么4℃时水的密度最大 >>155

“反重力”的发现 >>157

物质的无限可分性 >>160

飞机如何实现隐身术 >>164

◆变幻莫测的化学迷宫◆

元素周期表的终点 >>170

光合作用是怎样产生的 >>174

水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形态 >>178

物质的另外四种形态 >>182

放射性元素之谜 >>184

“海水提铀”的设想 >>187

水也能助燃吗 >>189

探索生物导弹之谜 >>191

金属陶瓷的奥秘 >>193

氢能够被制成金属吗 >>196

反复不定的“化学振荡” >>198

气与水的化合物——可燃冰 >>200

超强酸的强烈腐蚀性从何而来 >>202

解决温室效应的尝试 >>204

◆探寻心理的真相◆

神奇的第六感 >>208

人类的欲望从何而来 >>215

安慰剂效应 >>218

心理预期之谜 >>224

植物和人一样有情感吗 >>227

人类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231

人类被催眠的种种 >>239

试读章节

万能细胞

从任何人的皮肤刮下一点点细胞,撒在培养皿里,过上三个星期回来,发现一群干细胞长出来,再“定向培养”,它可以长成血细胞、脑细胞甚至精子、骨骼和内脏……

不,这不是最新档的外星人科幻大片。它在理论上已成为可能。

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研究小组2007年11月20日分别发表论文,宣布成功把普通的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了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新型“万能细胞”。这一被学界称为生物科学“里程碑”的重大突破,有望帮助科学家绕过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纷争,为医学应用打开大门。

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汤姆森实验室和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的两个独立研究小组20日分别在美国《科学》杂志和《细胞》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同一研究成果的报告,并将分别获得专利。两个研究小组都是从人体中提取了一种名为“纤维原细胞”的皮肤细胞,然后向其中植入四种新基因,从而制造出一种名为IPS的细胞,它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功能,能够最终培育成人体组织或器官。

所不同的是,詹姆斯·汤姆森实验室的“纤维原细胞”来自一名新生儿的阴茎包皮,而由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领导的研究小组则是从一名36岁女性的脸部提取的细胞。

不过,美日两个研究小组都表示,目前人工培育出的“万能细胞”还不能用于人类,因为他们在植入“重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了逆转录酶病毒,这种病毒可能导致基因变异,有引发肿瘤等副作用。据悉,美国汤姆森实验室有多位中国科学家,记者连线了领导“万能细胞”研究的中国女科学家俞君英博士。

俞君英说,这次的突破其实是一个新的开始,打开了人类更广范围利用细胞进行研究的新局面。

俞君英出生在浙江诸暨,毕业于北京大学,1997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2003年加入汤姆森研究室,开始皮肤细胞“改造”成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工作。

她说,做这项研究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干细胞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因为用之前的技术手段提取干细胞就要破坏胚胎,而人体胚胎克隆技术也引发伦理争议。而如果能让人体皮肤细胞退回到原始的干细胞,就能避免这种争论。其次,从病人身体上提取的细胞如果能改造为干细胞,其功能类似通过胚胎克隆技术取得的胚胎干细胞,能够最终培育成人体组织或器官,这就可以成为为病人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供体。第三,这种干细胞可以成为药物检测的最佳试验品。每个病人的遗传背景不一样,从病人自身提取的细胞经过改造,成为干细胞后,就能准确测出药物对病人的影响。有了最初的设想,还要有适当的技术手段。俞君英说,用改造皮肤细胞的方法制造干细胞是她在做之前的项目时想到的,“我想,干细胞研究方面如果要有突破,那就要从改造其他细胞的角度入手。”

一直以来,如果想要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就必须损坏人类胚胎,这一点颇受非议。这次人体皮肤细胞“直接改造”技术跨越伦理障碍。

科学家认为,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几乎与胚胎干细胞具有同样功能的干细胞,意味着有关技术进一步成熟。

相比之下,胚胎干细胞研究不仅难度极大,而且面临着太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争议。美国总统布什已经两度否决了放宽联邦政府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认为美国纳税人的钱不能用于“故意摧毁人类胚胎”。

学界对这一研究则给予高度评价。因为这种被称为“直接改造”的技术不仅能避免人体胚胎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其高效、便利也为进一步医学应用打开了大门。

但是这项成果的具体机理是什么,能否真正应用于现实,还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P24-27

序言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它是人类进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严格的定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接近真理的活动,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如今,科学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都离不开科学的影响,从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到我们的精神消费,科学的运用可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数百万年,据考古发现,大约距今三十万年前,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在农业社会,从人们掌握的耕种技术,到各种农业器具的改进,再到后来纺车等等初步机械的使用,都是科学在生产实践中的表现。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科学的重要性第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此后,火车、电灯、电话等等的发明,让人类体验到了科学产生的巨大力量和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此科学就和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了。

但是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旅程,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产生了种种和人类所预想的不同的矛盾与困惑。世界就是一个不断变幻的物体,而科学的谜题像不断分裂的细胞一样,越来越多。旧的谜题解开了,新的谜题又产生了,而有些谜题会出现不同的分支,令人们应接不暇。

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科学的探索却是无限的。地球万物,大干世界,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法师,总是在人们面前展现着不停的变异。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充满神秘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领略奥秘的机会,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

科学最强调怀疑和创新,因为科学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觉为前提的,而是以社会需要和人们的疑问为前提的。人们的需要和好奇心成就了科学,而科学也不断衍生出更多的疑问和困惑去让人们解答。世界变化不息,科学发展不止,科学总是在人类认识的基础上无限地生长,关于科学的疑问也就越来越多。

这些在人类科学探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成了困扰科学家们的科学谜题。虽然科学产生在人类意识领域范畴,但是它直接作用于客观和现实世界,并且产生影响,所以每一个谜题都和人类的现实世界有重要的联系和影响。

这些科学之谜是人类科学进步的钥匙,揭开了它们,人类的文明将会迈上一个个更高更新的台阶。让我们随着这本书走进这所科学的迷宫,去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进步献策献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技的黑洞(世界科学未解之谜)/探索发现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56254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