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七大缘起论
内容
编辑推荐

七大缘起于佛教四种缘起说中最为究竟。七大即地、水、火、风、空、识、智也。真如中任一种性皆系由七大所构成,而一切诸法皆一切种性之转变状态,其实皆不出七大。故是由七大缘起一切法,此七大缘起之名所由立也。

本书论述了七大缘起的有关知识。

目录

自序 /1

七大缘起论归敬颂及作论因缘/1

七大缘起图/2

本论之结构/1

1 立宗破异/1

 1.1 立宗 /2

 1.2 破异/16

2 真如种性/22

 2.1 总纲 /22

 2.2 一切种性之结构/23

2.2.1 一切总种性之开出 /23

2.2.2 总种性中别种性之开出 /27

2.2.3 智种性与识种性 /29

2.2.4 七大缘起之名 /29

 2.3 真如与一切种性之关系/30

 2.4 证自证分即真如总相,种性亦证自证分中之差别性/31

 2.5 一切种性之结构与金刚界曼荼罗之结构完全一致/32

 2.6 胎藏界本尊与一切种性之对应/43

3 据点种子/48

 3.1 依大空建立据点/48

 3.2 据点各具七大,即以各具之七大开出一切种子 /51

3.2.1 总种之开出 /51

3.2.2 别种之开出 /53

3.2.3 智种与识种 /55

 3.3 密教之种子、心王、心数与显教之种子、心王、心数/55

 3.4 现行界中有情之数量为有限为无限/56

 3.5 众生之始终/58

 3.6 第八识之演变历程/62

3.6.1 本来佛 /62

3.6.2 众生 /66

3.6.3 修生佛 /69

 3.7 我法二执与我相法相/72

 3.8 无明与妄执之别/74

 3.9 善恶之安立及其起源与归宿,76

4 转变 /84

 4.1 种性为法之无为因及其所包含之意义/84

4.1.1 种性为无为因 /84

4.1.2 一切法皆是本有/86

4.1.3 一切法皆由七大所演成之说明 /89

 4.2 智识性相/91

4.2.1 智识之三态与四态、二分与四分 /92

4.2.2 智识之主要区别——无相与有相 /93

4.2.3 识智关系在圣位与凡位之不同 /94

4.2.4 转识成智 /97

 4.3 二身分三态或四态之关系/98

 4.4 有为法与无为法[99

 4.5 种性之二身分三态或四态囊括一切法/100

5 四缘五果/102

 5.1 四缘 /102

 5.2 八识缘依/105

 5.3 因果/107

5.3.1 等流果 /107

5.3.2 离系果 /109

5.3.3 异熟果、士用果、增上果/110

6 五智九识/126

 6.1 法界体性智与第九识/126

 6.2 大圆镜智与第八识/134

 6.3 余三智及七六五识/136

6.3.1 平等性智与第七识 /136

6.3.2 妙观察智与第六识 /140

6.3.3 成所作智与前五识、五根识 /141

 6.4 八七六五之关系/143

7 七位心所 /149

 7.1 心所总说/149

7.1.1 心所之词义/149

7.1.2 心所与心王之关系 ]150

7.1.3 心所之数量与分类 /153

 7.2 遍行心所/154

7.2.1 遍行心所于七位心所中之特殊地位 /154

7.2.2 作意、触、受、想、思 /154

7.2.3 一念之解析/156

 7.3 别境心所/158

 7.4 绝对善心所/164

 7.5 绝对烦恼心所/167

 7.6 相对善心所/170

 7.7 相对烦恼心所/175

7.7.1 根本烦恼 /175

7.7.2 随烦恼 /177

 7.8 不定心所/178

 7.9 根随信等总相连——善心烦恼心连类而起之道/180

 7.10 五十四心所与八识之配属及其原理/182

8 法界五级/185

 8.1 第八识之四度开展/185

 8.2 五重净 /193

8.2.1 一印会自受用身土 /193

8.2.2 成身会自受用身土 /194

8.2.3 他受用身  /196

8.2.4 变异身土与同居身土/197

8.2.5 三种妙观察智与三重净土之关系 /199

8.2.6 往生之资格/20l

 8.3 三界与三种佛土之对应/203

 8.4 五种曼荼罗/205

9 语言 /211

 9.1 语言之定义及本质/211

 9.2 真言与假言/214

 9.3 一切语言皆是本有/217

 9.4 十界语言之概况及演变/220

 9.5 语言于法界中之地位/224

 9.6 语言与法执/228

9.6.1 总说 /228

9.6.2 凡夫依名言以起法执/229

9.6.3 行者依名言以破法执 /234

 9.7 四种陀罗尼/244

10 空间时间 /249

 10.1 空间时间之定义及其本质/249

10.1.1 空间 /249

10.1.2 时间 /252

10.1.3 一切法与时间、空间之关系 /255

 10.2 空间与时间之量子/255

10.2.1 芝诺悖论与时间空间无限可分说之荒谬性/255

10.2.2 空间时间量子之名称与线度 /257

10.2.3 极微与极微处/258

10.2.4 念与刹那 /265

 10.3 多重时空 /274

10.3.1 佛法之世界系统略述 /274

10.3.2 多重时空 /285

 10.4 空间、时间与法执/296

11 余论/305

 11.1 现证共相、自相与名言共相]305

 11.2 七大缘起图对于凡圣之不同 /307

 11.3 一个比喻贯穿全论/309

附录1 七大缘起说之渊源/313

附录2 从唯识四分到密教四分/331

附录3 通达全体佛学研究次第 /343

跋/34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七大缘起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晓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39907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5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0: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