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沙漠绿洲克里雅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塔克拉玛干深处,繁衍生息着一个牧民群落——克里雅。他们始终离群索居,被人们称作沙漠里的“原始部落”。关于他们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这片绿洲;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最有传奇色彩,即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现在他们虽属于维吾尔族的分支,但有许多生活习惯与维吾尔族不同。……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图文互动的形式,带你进入这个原始部落,让你领略一下原始部落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内容。

内容推荐

你可曾听说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有一个“原始部落”?他们或许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或许原来就是新疆沙漠的土著民族,也或许2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他们神秘莫测,令人难以捉摸。他们到底是谁?他们有着与其他民族什么异样的风俗民情?今天,本书将带你进入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部落,去领略一下他们的民俗。

目录

绪言(崔延虎)

绿洲处处有人家

沙漠深处守望人

克里雅人的宗教信仰

克里雅人的语言文字

克里雅人的节日

克里雅人的音乐舞蹈

克里雅人的婚俗葬俗

克里雅人的民间体育

克里雅人的礼仪

克里雅人的服饰

克里雅人的帽饰

克里雅人的民居

克里雅人的饮食

克里雅人的民间工艺

克里雅人的禁忌

于田绿洲上的巴扎

于田绿洲上的特产

于田绿洲上的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沙漠深处守望人

达里雅布依乡(维吾尔语意为“河身”,汉译为“大河沿”),它是于田县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相距县城约260公里;它是于田县面积最大的一个乡,辖属面积约1,53万平方公里;它是于田县人口最少的一个乡,截至2002年,有305户,1319人;它是于田县建制最少的一个乡,其中有1个村民委员会、7个村民小组;它是于田县唯一没有通公路的一个乡,从县城到乡里连一条简易公路都没有……

20世纪50年代达里雅布依高级合作社成立,所辖5个村民小组;1954年县委、县政府又将其编人加依乡建制;1959年喀群人民公社成立,将其改编为大河沿大队;1982年1月改称达里雅布依大队,编人加依乡建制;1989年拆制建乡,乡政府驻铁里木村。现在达里雅布依乡有学校、卫生院、林管站、兽医站等机构,分布在乡里的一个小十字街面上,另外,还有清真寺。

达里雅布依乡地处沙漠腹地,东与民丰县相连,南起尧干托格拉克,西和策勒县丹丹乌里克接壤,北与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相望。乡境南部为克里雅河下游,沿岸为高沙丘环抱窄状带,北部为克里雅河散流区,多有小沙丘,四周为新月形沙梁,约有120万亩天然草场,67万亩胡杨林分片镶嵌其中。

自然环境和条件决定了居住在这一带的克里雅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形成和保留了一些独特的文化和民俗。这里的克里雅人只从事牧业生产和采挖当地特产大芸、甘草等药材。受畜群和草场的制约,使他们居住很分散,彼此相隔较远,有些人家骑马或骑骆驼两三天才能抵达。据说,谁家要办喜事,需提前半个月就得出门通知各位亲朋好友,否则,时间就来不及。

这里的克里雅人的住房珍贵又简陋,珍贵的是搭建房屋的材料都是取自沙漠中生长的胡杨树、红柳、芦苇。房屋建造颇为简陋,房屋多选址在河曲地带水草丰沛、胡杨树茂密的小丘上,最好在一棵高大的胡杨树下,夏季,郁郁葱葱的树冠可遮蔽阳光,避免阳光直晒屋顶。造屋时,先用胡杨木做房架,然后把粗红柳枝杆竖起,底部埋进沙土里,上部用绳索捆绑后再往上抹泥。屋顶上用粗大的胡杨木做屋梁,然后再铺芦苇、胡杨树枝等,最后再抹一层泥。屋顶上开一天窗用以采光,屋门多用半面空心的胡杨木外皮做成,既不上门扣,也不用门锁。

这里的克里雅人的房间布局一般是一进门有一大间,房间内有两排矮炕,上面铺有毛毡或毯子,靠墙处整齐地叠摞着许多被褥和枕头。中间地上留有一长方形火塘,它低于地面约15厘米,长约1.5米,宽约60厘米。另外,还套有两三间内屋,多为厨房和冬季卧房,厨房和冬季卧室的炉灶略有不同,用泥土在炕边砌起近1米高、约2米长的一个火道,再在此火道的前方砌一炉灶,炉灶上有炉板用以放锅烧水、煮肉,炉前面开口较大,不设中部炉箅子,直接往炉膛内添柴火,这里没有煤炭可供取暖或烧饭,烧的全是柴火。炉灶前同样留有一正方形的火塘,它低于炕面约10厘米,长、宽各约60厘米左右,它是主妇用来做“库麦其”馕饼的。其他陈设别无二致。

每户房屋前均有围墙,墙体是用胡杨木枝或红柳条捆扎而成的,院门多为木栅门。每家都有一口水井,由于傍依克里雅河,地下水颇丰,井深多在5~10米就可见水,井内有一独木梯,它是用斧子在胡杨木树干上砍出台阶做成的,人们取水时,沿梯拾级而下去井底打水。井水较清,只是矿化度较高。

这里的克里雅人的日常生活十分简单,除乡政府附近可以收看电视节目外,其他居住地几乎与外界隔绝。由于身在大漠深处,又无耕地可种,同时,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没有蔬菜和瓜果可供食用,偶尔见到一点蔬菜或瓜果,那也是从县城带进去的。因此,这里的克里雅人的日常饮食多为羊肉、馕饼、药茶,每逢节日或办婚事、丧事时,也会做抓饭。即使在这种状况下,当地的克里雅人仍十分淳朴和好客,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他们都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你吃。再晚进门,主妇都会给你烧茶做饭,无论是刚煮好的肉,还是刚做好的“库麦其”馕饼均一一放在餐盘里,由家中年长者用刀分割给客人食用。还会把家里最好的被褥铺好让你留宿,所做的这一切分文不取。

从于田县城到达里雅布依乡,人们已不用骑骆驼或骑马代步而改换乘汽车了,可是,至今从县城到乡里还没有通公路,就连一条简易道路都没有,交通十分不便。从县城出发不久便进入沙漠边缘,沿克里雅河东岸边的车辙印前行,沿途除经过少量的芦苇滩、胡杨林外,其余均是沙漠地带,特别是要翻越九座大沙包,冬季还要过类似于湿地的漫水地带。当地的车辆都自备有防沙陷地带或水陷地带的简易装备,效果奇佳。如果途中行驶顺利,全程行车约需12小时。

这里的克里雅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顽强并快乐地生活着,守望着火塘中生生不息的火种;守望着心中那不变的信仰和追求;守望着沙漠瀚海中一片片草场、一棵棵胡杨、一丛丛红柳,还有那克里雅河边飘絮的芦苇。

P32-37

克里雅人的民居

克里雅人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身居沙漠巾的克里雅人的民居是一家一户独居一处,这种独立建筑前一般均有围墙,墙体是用胡杨树枝或红柳条捆扎而成的,院门多为木栅门。房屋的布局一般是,一进门有一大间,两边各有一排矮炕,中间地上留有火塘,这是一间做客室的房间。在这间大屋内还套有两二三间小屋,是用做厨房和冬季卧室用的。房屋的墙体均为笆子泥墙,屋顶用粗胡杨树干做房梁和椽子,上铺芦苇、胡杨树枝等,最后再抹一层泥。在屋顶上留有一天窗用于采光,房门多用半面空心的胡杨木外皮做成,门上既无门扣,也不用门锁。

而生活在绿洲上的克里雅人民居,多为联体建筑,但一家一户有一小院独立生活。房屋的布局上有一排多间,也有内套式的,无论哪种布局的房屋均有一排出檐的长廊,长廊前有多根木柱,木柱上有许多图案雕饰。一般一进门的房间高大,屋顶用木柱支撑,木柱以圆形和六棱形居多,柱面雕刻有各种民族纹饰。房顶中央开有天窗(维吾尔语称“希仿”),它不同于其他地方之处,是这种天窗为四方形,高出屋顶面约30~40厘米,它的四周又分为若干个小方格,每个格内都镶有玻璃,它的顶面是封死不透光的。据当地人说,无论四季太阳的偏直变化,还是每天太阳东升西落,它的采光效果都是最好的。客厅的两侧是居室,与客厅相通,所有房屋内均有大炕,炕上铺有各色毛毯或毯子。晚上铺上被褥可以睡觉,白天铺上餐布一家人或来的客人可以围坐在炕上用餐。炕头一侧有一木架,是用以叠摞被褥的,其他家具陈设较为简单。每户人家均有一小院,有些人家还在院中栽种果树,院门为双扇木制的,也有铁制的,无论木制还是铁制的院门上均有各种图案和极富民族特色的纹饰。

P77-79

后记

本书稿从拟定选题、收集资料、田野调查,直至编写脱稿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在整个编写过程中,得到许多相关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及有关学者的悉心指教。特别是新疆师范大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崔延虎先生拨冗为本书撰写了“绪言”,使本书提升不少;于田县县长买赛迪·胡达拜地同志为我们在于田县做田野调查给予了大力支持;于田县文联主席阿布都热夏提同志为我们提供了民俗及民族风情方面咨询并提供了有益的建议;达里雅布依乡乡党委书记王宗礼同志为我们前往该乡做田野调查付出了不少心血,同时,为本书提供了图片;晓犁先生、王汉冰先生也为本书提供了独有的精美图片,给本书添彩增色,使其更加丰富。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06年5月1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沙漠绿洲克里雅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104932
开本 32开
页数 1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445.2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03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