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莘莘学子相信只要认真读书、掌握了知识,前途就将一片光明,事业、爱情就会自然而然到来。
然而,全球青年慢慢发现前途越来越暗淡。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全球有7500万年龄在15~24岁的年轻人没有工作,而且这种局面目前还看不到好转的迹象。国际劳工组织年轻人就业计划协调人詹尼·罗萨斯提醒说,如果不采取行动,这支失业年轻人大军有可能成为“迷惘的一代”。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济德一名拥有大学学历的26岁街头小贩在遭到城市警察的粗暴对待后自焚抗议,因伤势太重不治身亡。这名青年极端方式的自戕抗争,犹如蝴蝶效应般引发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北非翻天覆地的社会政治大海啸。
9个月后的2011年9月17日,美国民众发起了名为“占领华尔街”的和平示威活动,抗议者从早到晚都驻扎在华尔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园,每天都举行示威游行,在华尔街金融机构外举标语、喊口号,抗议华尔街“贪婪”,指责政府救助少数金融机构而使多数人陷入经济困境。抗议活动从美国的纽约传染到世界各地,不到一个月时间抗议浪潮已向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华盛顿、英国伦敦、加拿大温哥华等82个国家的951个大城市蔓延。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很难将华尔街的示威游行与中东、北非的“革命”浪潮联系起来。一个是民主社会的典范,另一个是专制社会的样本。阿拉伯世界的革命以推翻现政权为目标,受到政府镇压;“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平进行,得到不少政要、经济学者,甚至是总统奥巴马的支持。但是,拨开政治制度外衣,就可以看到双方其实在根源上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对“高失业率与分配不公”的不满。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中东和北非是年轻人失业率非常高的地区,两地的失业率均约在2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利比亚失业率为30%。由于利比亚GDP严重依赖石油,使得该国无法消化新劳动力来刺激经济增长,利比亚的人口结构红利,反而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同时,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使百姓心存不满。据统计,占埃及总人口20%的富裕阶层,占有社会财富的55%,他们或从政,或经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另外占人口20%的中产阶层,占有27%的社会财富;余下的占人口60%的低收入和贫困阶层,只拥有社会财富的18%。
就在阿拉伯世界为高失业率、贫富差距过大苦恼时,美国社会同样在这些方面饱受煎熬。目前的失业率仍维持在9%以上,导致贫困人口大量增加。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为52年来最高;收入在贫困线一半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为2050万人,为36年来最高。与此同时,社会财富高度向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少数富有的美国人集中。有数据显示,最富有的5%美国人拥有全国72%的财富,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持续的高失业率使中下层美国民众收入急剧下降、生活朝不保夕,人生遭受极大挫折。而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及华尔街金融大亨、企业高管们动辄数以百万美元、千万美元的年收入在不断刺激着这些社会失意者。与以往的失业人群不同,当今的失业大军大多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高学历。要是在以往他们将轻松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与稳定的收入。但是在当今却不得不面对失业与没有收入的窘迫局面,人生顿时暗淡无光,渴望改变现状的心情日益变得强烈。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使一大批失业的年轻人自发行动起来,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呐喊,力图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很显然,中东革命与“占领华尔街”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实质上都面临相同的根源:失业与分配不公。
欧洲的青年失业问题比美国更糟糕。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12年4月,欧盟27国25岁以下的青年失业率平均高达22.4%,青年失业率最高的国家分别为希腊(2月曾为52.7%)和西班牙(51.5%)。
中国的年轻人同样不轻松,甚至背负更大压力。在中国,好的职位基本上不是按能力分配,而是按关系分配。除了这点,中国的年轻人还必须背负高昂的房价。中国绝大多数百姓虽然都是高房价的受害者,但年长一些的大多在房价大涨前买了房,能够对冲或规避房价上涨的风险,只有还没买房的年轻人成为高房价的主要买单者。
既然就业之路难走,创业之途是否可行?事实上这条路更难走。一方面年轻人缺乏创业资金,更关键的是,在目前经济极端不景气的环境下,一个没有工作经验或者工作经验十分匮乏的年轻人创业成功的概率极小。
从现实来看,无论是阿拉伯世界、欧美社会,还是东方的中国,许多青年都面临糟糕和灰暗的前途。都说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但没有工作的青年根本没有未来。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