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自然未解之谜/世界悬谜大观
内容
编辑推荐

广袤的太空、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太阳系;美丽的地球、人类的起源、史前的文明;神奇的金字塔、诡异的百慕大……人类在认知自然的进程中,经过不断的探求、摸索、研究,了解认识了许许多多知识和现象。本书为读者揭开宇宙、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这些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事件与谜团。

本书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大量目前科学还无法解释的事物和现象讲述给青少年读者。会成为提升广大青少年读者科学文化素养的理想读物和良师益友。

内容推荐

本书将以探求知识为出发点,从自然、天文、地理等多方位向读者介绍大自然中蕴含的奥秘,宏观到宇宙太空,微观到昆虫细菌均有广泛涉猎。本书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趣味性,或许能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扩大读者的视野,提高读者的知识层次,使读者更加热爱大自然。

本书所记录的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种种大自然的神秘事件,虽然有的还没获得一个完美的答案,但相信能够激发我们不断增长的探求神秘的好奇心,使我们以更开放的、更富有想象力的心态面对我们与之共存的自然界。

目录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吗

宇宙中还有别的太阳系吗?/10

银河系是如何形成的?/13

宇宙贪吃鬼——黑洞/16

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20

星系也“撞车”/23

太阳的起源之谜/26

太阳会熄灭吗?/29

太阳竟能收缩/32

太阳会诱发地震吗?/34

地球的成因/36

地球曾有过光环吗?/39

未来太阳可能“吞没”地球/44

是什么促成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繁盛?/46

火星上有水吗?/49

昔日火山塑造今日火星/51

月球有“月震”吗?/53

月球上有地球生命吗?/56

瑰丽的万花筒

天上掉冰块/60

大自然的吸尘器——龙卷风/63

信使——厄尔尼诺现象/66

美丽的极光/69

食人魔鬼——流沙/73

海洋中的生物光/77

球形闪电之谜/80

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84

大地林林总总

冰雪大陆上的暖水湖/87

冬热夏冷的地带/90

会唱歌的沙丘/92

会“报时”的怪石/96

神奇的“巨菜谷”/98

能治病的圣泉/100

行踪诡秘的幽灵岛/102

火焰山为何如此热?/105

圣塔柯斯小镇的五大奇谜/108

油菜为何不种自生?/111

山山水水真奇妙

红海扩张之谜/114

沉默的杀人湖/117

罗布泊是游移湖吗?/120

死海会死吗?/123

复杂的海底世界/125

山脉存在“生长爆发期”/128

湖泊的生死轮回/130

有趣的动物世界

神奇的动物王国/133

海豚救人之谜/136

旅鼠集体跳海/142

企鹅能识别方向/145

螳螂“谋杀亲夫”/148

海龟为何要自埋?/15l

动物的伪装自卫术/154

蝴蝶大聚会/160

冻不死的极地冰虫/163

大明湖的青蛙为什么不叫?/166

预报地震的动物/169

乌鸦也会推理/171

候鸟为什么迁徙?/174

动物复仇记/176

明朝时期的长寿动物/180

鲨鱼也能救人/182

白兔自燃现象/184

蝮蛇的乐园/185

公鸡为何要打鸣?/188

奇怪的植物大观园

种子寿命之谜/191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195

含羞草害羞之谜/198

具有特异功能的植物毛/201

吃人树之谜/204

会跳舞的草/207

植物的血液与血型/210

植物有预测能力/213

阿斯匹林树/217

冰藻的自卫能力/220

古老而又现代的问题

美国惊现恐龙木乃伊/223

时间的本质/225

地球磁场为什么会翻跟斗?/228

无人区出现神秘铁管/231

河蚌内长出逼真“观音菩萨”/234

非虫非草/236

外星植物呈何种颜色?/238

全球变暖是人为所致吗?/240

北极神秘云层“夜间闪光”/242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243

秦岭发现百万年前奇特动物化石/245

海底的耐高温细菌/248

珊瑚礁消失了/250

深海生物能解毒/252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254

试读章节

地球曾有过光环吗?

众所周知,太阳系里天王星、土星和木星的身旁都有美丽的光环环绕着,使得它们在星空中显得更加美丽动人。那么,地球也有过光环吗?天文学家们对这个问题颇感兴趣,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地球上曾经有过光环”,并推测“地球将来可能还会重现光环”。究竟天文学家们的提议是否属实呢?

目前,根据天文仪器观测,我们了解到天王星、土星和木星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光环,然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否也有光环呢?人类觉察到太阳系行星上的光环,可能是三百多年以前的事。

17世纪,科学家伽利略首先从天文望远镜里看到土星周围闪耀着一条明亮的光环。后来,人们又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数百年过去了,也没有听说它们周围出现光环。所以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土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带有光环的行星。

1977年3月10日,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国的航天飞行器,在对天王星掩蔽恒星的天象观测中发现了奇迹。他们看到天王星上也有一条闪亮的光环。这一发现打破了学术界的沉默,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光环热,各国派出越来越多的航天飞行器去太空探秘。

1979年3月,美国的行星探测器“旅行者I号”飞到距木星一百二十万千米的高空,发现木星周围也有一条闪亮的光环。同年9月,“先驱者Ⅱ号”在土星周围又新发现两个光环,土星周围已经是三环相绕了。

太阳系其他行星上相继发现光环以后,作为太阳系行星之一的地球,会不会也有光环呢?它以前有过光环或者将来会有吗?假如地球也像木星那样有美丽的光环的话,那么到了晚上,我们就会看到由无数亮星星组成的一条美丽的光带横贯夜空,一定非常迷人。面对太阳系中其他大行星光环的相继发现,科学家们首先提出了“地球上曾经有过光环”的大胆设想。他们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同在太阳系中,绕太阳运转,也应该有光环。这些科学家在地球上找到了许多地外物质,他们推测这些物质可能就是地球光环的“遗骸”。

美国有一位叫奥基夫的天文学家,曾经解释过这种光环现象的形成。他说,6000万年前的始新世,由于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大量的玻璃陨石碎块被抛到地球,它们中的一部分变成陨石雨降到地球表面,另一部分则进入地球外层形成了光环。奥基夫还推测,在那个时代,地球赤道的上空出现了光环,它在地球上投下了淡薄的阴影。据估算,这个阴影遮蔽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阳光,使得地球上冬天变得寒冷。当时的北半球,夏季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这时赤道上空的光环影子正投向处于冬季的南半球,从而大大降低了南半球的气温。而此时正处于夏季的北半球没有光环的影子,所以北半球气温正常。当北半球进入冬季以后,光环的影子也随着移过来,从而使北半球气温降低而变得更冷。这种假说较为合理地回答了6000万年前地质时代的气候问题,解释了当时地球上冬天气温异常寒冷,而到夏天气温又较正常的奇怪现象。

地球上的光环是怎样消失的呢?奥基夫推断是被阳光吹掉了。他说,太阳的光线可能像一股股涓涓细流,打在什么东西上就对什么东西产生压力。在没有摩擦力的空间环境里,它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足以把光环里的粒子吹离地球的轨道。根据奥基夫的推断,如果月球火山还保持活动的话,地球将来还会再度形成光环。对这位美国学者的观点,学术界的认识一直未能统一,他的观点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这些反对者中,许多人对“地球将来还会有光环”的预见并没有异议,所不同的只是在形成地球光环的物质上。有人认为形成地球光环的物质,并不是奥基夫所说的由月球上火山喷入地球轨道的熔岩,而是在地球强大引力作用下月球崩落下来的碎块。

根据天文学的理论计算和古生物的测定,在大约五亿年前的奥陶纪,地球上的一年有450天左右,每昼夜只有21.4小时,到了距今约四亿年的泥盆纪,一年仍有400天左右,每昼夜约合23个小时。这说明在漫长的地球发展史上,地球自转速度渐渐变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们说主要因素是潮汐作用。潮汐是自然界由于天体对地球各部分的万有引力不等引起的潮涨潮落现象。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天体距地球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因此,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2.2倍。

我们知道,月球在天空中每天东升西落,它在地球上的潮汐隆起(太阴潮),也是从东向西运转的。这种运转方向正好与地球自转相反,潮汐和浅海海底的摩擦,对地球起制动作用,使得地球自转逐渐变慢,自转周期逐渐变长。有人通过计算,推测出这种变化大约每百年地球的自转周期增加0.0016秒。由于地月系统是一个能量守恒系统,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破坏了这个系统原来已有的平衡状态,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平衡,于是导致了地月距离的逐步拉大。

地球自转速度的不断减慢,引起地月距离的不断增大,这种平衡形式的不断破坏和重建若能持续下去,那么在遥远的将来,势必有一天地球和月球的各自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都相等。到那时,一天就等于一个月了。这样,太阴潮也就是月球在地球上的潮汐隆起也就停止。但是这个时候,太阳在地球上的潮汐隆起作用仍在进行,专家们给这种作用取名为太阳潮。由于太阳潮也是自东向西传播的,这种作用使地球与月球距离的增大继续进行,再过一段时间,地球上的一天将长于一年。于是又出现了与过去形式相反的太阴潮。由以前的地球自转周期短、公转周期长,变成了相反的自转周期长、公转周期短。换句话说,就是以前的太阳潮时期是一月等于30天,新的太阴潮出现后就是一天等于几个月了。

但这时的月球自转方向不是自东向西运动,而是相反自西向东运动了。那时,如果人类存在的话,看到的月亮可不是东升西落,而是西升东落了,“太阳打西边升起”将不再被视为不可能实现的事实。在那个时候,由于月球运动方向的改变,使太阳潮的运转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不仅消除了潮汐和浅海海底的摩擦引起的对地球的制动作用,而且方向一致产生的极大惯性加速度,使地球就像顺风船,自转速度变快,自转周期变短,这样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又会随着缩短。

有人曾进行过推算,当地球和月球两者之间的中心距离只有15000千米的时候,那时的一个月只有5.3小时,而一天却有48小时。估计强大的引潮力能把月球撕裂成许多巨大的碎片,散布到地球的外层轨道中去,那时地球的外层空间里就会出现一圈明亮的光环。

“地球将来还会出现光环”,科学家根据潮汐作用引起的地球自转速度、方向和月球与地球距离周而复始的变化,推出的这个假想。当然这种推想还没有建立起证据确凿的科学基础。但人们现在也很难拿出足以否定它的证据。按照这个假说,地球光环的再度出现将会是相当遥远的事,检验这种光环的出现的最高权威是事实,我们现存的人类中谁能留下来欣赏这样的宇宙奇观并为这种假说充当人证呢?显然谁也不可能等待这么长时间。我们只能通过宇宙卫星资料去寻找更多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证据,但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事情。

P39-43

序言

当我们人类步入21世纪时,我们面临的未解之谜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纷繁复杂。那些我们已熟知的种种谜团还没有得到破解,而新的难题又接踵而至了。

人类在认知自然的进程中,经过不断地探求、摸索、研究,了解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大自然知识和现象。但是人类在众多方面尚有不少未知的、茫然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如秀美的神农架里为什么会出现白色、红色以及变形的怪蛇?神奇的天降红雨从哪里来?石头为何会报时?蔬菜为什么会长得硕大无比?宇宙、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这些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事件与谜团,真实而广泛地发生着、存在着、演变着。这其中有些是因为我们人类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有限,因此我们无法解释和掌握;有些是其真实原因或本来面目被历史所尘封。但是,大自然中的这些奥秘散发着无穷无尽的魅力,激发人类的好奇心,使人类迫切想得到这些谜团的答案。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我们人类才更加投入地研究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因此,人类对大自然中的天文、地理、生物等才能一步步去了解,逐步揭开自然界的奥秘。

本书将以探求知识为出发点,从自然、天文、地理等多方位向读者介绍大自然中蕴含的奥秘,宏观到宇宙太空,微观到昆虫细菌均有广泛涉猎。本书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趣味性,或许能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扩大读者的视野,提高读者的知识层次,使读者更加热爱大自然。

科学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如果那些几千万年前的史前文明遗迹,确实是我们的祖先所遗留下来的历史轨迹,那么,针对这些谜团所做的种种探索和研究,不正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亘古以来人类从诞生,到发展,再到辉煌的难题吗?这不但能够使我们人类重新认识自己,更能够帮助我们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并不多,而对大自然的了解就更少,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幸福的生活,但还远远没有到达我们所期望的彻底解决问题的地步。

本书所记录的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种种大自然的神秘事件,虽然有的还没获得一个完美的答案,但相信能够激发我们不断增长的探求神秘的好奇心,使我们以更开放的、更富有想象力的心态面对我们与之共存的自然界。

编 者

2009年1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自然未解之谜/世界悬谜大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廉永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04102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