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博物与想象(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博物”与“想象”的角度研究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从笔记小说中西域的神异景象、南方地理风物的书写、异度空间的想象、博物倾向的转型等几个方面,探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整体特点,总结此期小说的博物倾向及产生原因。文献上以《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为主,同时参考《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以及此期重要作家之别集和史传文学等。研究思路上,分地域展开,将不同地域的风物习俗融汇其中,考察此期笔记小说呈现出的博物学视野以及文人的想象力。 作者简介 张丽丽,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俗文学。 目录 第一章 西域物象 第一节 远国异民之想象 一、《山海经》中人兽同体之形象 二、笔记小说中的远国异民 三、笔记小说中的别国民俗 第二节 奇草异木之书写 一、遐域草木 二、园林奇木 三、殊方药物 第三节 西域传入之日常物品 一、西域物产及进献概况 二、香料:宫廷逸事之侧影 三、宝镜:镜子的多重叙事 第二章 南方风物 第一节 《南方草木状》的植物世界 一、草木:赏色与嗅香 二、果木:食果与品味 三、摹状类物与文化意涵并重:植物的书写策略 第二节 岁时节令中的植物与民俗 一、节令之食:时序中的饮食习俗 二、祈福之物:时序中的民俗信仰 第三节 南方地理物候与疾病疗愈 一、南方不宜居:地理物候之认知 二、药用植物:疗疾之药物 三、驱疟:疾病抵御的重要主题 第三章 异度空间 第一节 洞窟与山林:误入的空间 一、偶然的误入:想象的乐土 二、物不可外携:神秘的场域 三、境不可复至:缥缈的审美 第二节 水域与天河:远界的遥想 一、河伯传说:水域想象的起点 二、讯息传递:人神相遇的契机 三、水神崇拜:女性与献祭 四、八月浮槎:意识的远游 第三节 冢墓与地狱:他界的想象 一、冢变房屋:生者入冢的方式 二、冢中人复活:情之动人与前代故事之口述 三、达愿或博弈:人鬼之间的沟通 四、死而复生:亲历者的地狱见闻 第四节 时间:异度空间的关键词 一、须臾与经年:不对等的光阴流逝 二、苦乐体验与时间感知:解读时间差的路径 第四章 唐宋笔记小说之转型 第一节 从“奇物”到“宠物”:动物书写之转型 一、别国异兽 二、动物精怪 三、生活宠物 第二节 梦中天地:梦境题材的开拓 一、梦入异境:人生命题之探索 二、托梦:生死者的情感联结 三、同梦与入梦:预示及情谊 四、梦中得诗:创作灵感的侧面解读 第三节 志物与日常:文人雅趣的凸显 一、植物品种多样及称名之雅化 二、形色与香气之外:审美走向多元 三、赏花与集会:物以群人的文坛雅事 四、莳花体验:植物谱录之兴起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博物与想象(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丽丽//马振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2393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2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2023-10-01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2 |
CIP核字 | 2023155534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5 |
宽 | 16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