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论》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的根本典籍。龙树著,青目注释,后秦鸠摩罗什译,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极大。本书为印顺法师1942年在四川法王学院讲说《中论》的文字记录,深入浅出,透彻明了,为研读此论之津梁。 作者简介 释印顺,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目录 悬论 一 《中论》作者、释者与译者 一 作者 二 释者 三 译者 二 略释中观 一 直说 二 遮显 三 《中论》之特色 一 有空无碍 二 大小并畅 三 立破善巧 四 《中论》在中国 五 《中论》之组织 正释 观因缘品第一 甲一 标宗 甲二 显义 乙一 总观 丙一 观集无生 丁一 观四门不生 丁二 观四缘不生 戊一 立 戊二 破 己一 审定 己二 别破 庚一 观四缘不成 辛一 观因缘不成 辛二 观次第缘不成 辛三 观缘缘不成 辛四 观增上缘不成 庚二 观缘生不成 丁三 观一切不成 观去来品第二 丙二 观灭不去 丁一 三时门 戊一 观去不成 己一 观三时无有去 庚一 总破三时去 庚二 别破去时去 辛一 立去时去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释印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856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5 |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74 |
| CIP核字 | 2011037035 |
| 中图分类号 | B946.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5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9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