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钱理群作品精编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可以视作钱理群个人的大学观与学者观的思想发声。在钱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度求学经历中,北大是极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谓“精神圣地”与“心灵净土”,并由此形成了他的大学观与学者观。
作者简介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主编、主要作者)、《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天地玄黄》《岁月沧桑》《绝地守望》)、《拒绝遗忘》《岁月沧桑》《安顺城记》(主编)等。
目录
前言
辑一 精神圣地
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走近北大》序
漫谈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
“永远的北大人”的历史聚会——《我们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序
周氏兄弟与北大精神——1996年10月25日对北大新生的演讲
1957年校园民主运动:不容抹杀的思想遗产——重读《北京大学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
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
80年代校园竞选运动:不能遗忘的历史——重读《开拓——北大学运文献》
1997年北京大学的历史纪事
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纪念
另一种民间纪念——《我们心目中的蔡元培》序
我的告别词——在北大最后一次讲课
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关于北大改革的一次发言
寻找失去了的大学精神——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民间纪念会上的讲话
辑二 心灵净土
承担,独立,自由,创造——谈谈民国那些人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我心目中的林庚先生
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创造者——追怀吴组缃先生
“挣扎”的意义——读《王瑶文集》
从麻木中挤出的回忆——王瑶师逝世一周年祭
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以及我们那个时代所受的教育
高举“鲁迅‘五四’”旗帜的学者——李何林先生的学术贡献
一个“人”的标尺——从小说创作看贾植芳先生
有承担的一代学人,有承担的学术——纪念田仲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读钱谷融先生
樊骏参与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
序言
本卷的两个中心词:“精
神圣地”与“心灵净土”,在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不合时
宜的梦话了。
但那确实是曾经有过的
历史,我在50年代和80年
代两度在北京大学求学时,
都亲身感受到“圣地”和“净
土”的魅力,由此而形成了
我的大学观与学者观——
大学应该有两个功能,
一是思想文化、学术精神传
统的传递和坚守;二是新思
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创造
。因此,理想的大学应该成
为民族文化的堡垒、精神的
圣地、新文化的发源地,理
想主义者的聚集地,坚持独
立、自由、批判、创造的大
学精神。
真正的学者追求的是精
神的存在意义,对于自我,
学术与民族、人类都有自觉
的承担,并且是心灵纯净,
充满生活情趣的,是为“赤
子之心,星斗其文”。
这样的教育、学术与做
人的境界,我们虽不能至,
也要心向往之。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信
念和选择——
一个民族,特别是民族
的年青人,是不能没有梦的
;如果没有一片可以做梦的
精神的净土、精神的圣地,
是可悲的。在这个物质主义
、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犬
儒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正
需要说梦话,并通过历史的
叙述,回归精神的梦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钱理群作品精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理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8653
开本 32开
页数 5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6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2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98
CIP核字 2014035264
中图分类号 G640
丛书名
印张 16.6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1
146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