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奇书山海经/中国古代文学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张公编著的《奇书<山海经>》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奇书《山海经》的有关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公编著的《奇书<山海经>》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奇书《山海经》的有关内容。

《奇书<山海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目录

一、旷世奇书《山海经》

二、《山海经》中的神话

三、百科全书《山海经》

四、《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五、《山海经》的价值

试读章节

(一)抗争神话

1.刑天神话

刑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和黄帝争神座,被黄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刑天。刑天就是砍头的意思。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炎帝不敢和黄帝抗争,但他的子孙和手下却不服气。当蚩尤举兵反抗黄帝的时候,刑天曾想去参加这场战争,只是因为炎帝坚决阻止才没有成行。蚩尤和黄帝一战失败,蚩尤被杀死,刑天再也按捺不住自己那颗愤怒的心,于是偷偷地离开南方天廷,径直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黄帝争个高低。刑天左手握着长方形的盾牌,右手拿着一柄闪光的大斧,一路过关斩将,砍开重重天门,直杀到黄帝的宫前。黄帝正带领众大臣在宫中观赏仙女们的轻歌曼舞,猛见刑天挥舞盾斧杀将过来,顿时大怒,拿起宝剑就和刑天搏斗起来。两人剑刺斧劈,从宫内杀到宫外,从天廷杀到凡问,直杀到常羊山旁,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刑天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再次站起,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做一双眼睛,把肚脐当做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2.夸父神话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引以为荣。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人们热得难受,实在无法生活。夸父见到这种情景,就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一天,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迈开大步从东海边上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太阳在空中飞陕地转,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夸父不停地追呀追,饿了,摘个野果充饥;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打个盹。他心里一直在鼓励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红彤彤、热辣辣的太阳就在他的头上。夸父又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终于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阳了。这时,夸父心里兴奋极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阳的时候,由于过度激动,心力交瘁,突然感到头昏眼花,竟晕过去了。夸父醒来时,太阳早已不见了。夸父依然不气馁,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又准备出发了。可是离太阳越近,太阳光就越强烈,夸父越来越感到焦躁难耐,他觉得自己浑身的水分都被蒸干了,当务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于是,夸父站起来走到东南方的黄河边,俯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黄河水被他喝干了,他又去喝渭河里的水。谁知道,他喝干了渭河水,还是不解渴。于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个大泽的水。可是,夸父实在太累太渴了,当他走到中途时,身体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卜座大山,这就是“夸父山”。据说,位于现在河南灵宝西三十五里灵湖峪和池峪中间。夸父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般的桃林。桃林的地势险要,后人把这里叫做“桃林寨”。夸父死了,他并没捉住太阳。可是天帝被他的英雄精神所感动,惩罚了太阳。从此,他的部族年年风调雨顺,万物兴盛。夸父的后代子孙居住在夸父山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生活非常幸福。

3.共工的神话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慧机敏,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很大,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区域。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在视察所到之处,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做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规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与男子相遇,必须先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与颛顼同时期,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飞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水利工作尤为重视,想出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继神农氏之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给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这些情况,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高处的土运到低地,他认为平整土地可以扩大耕种面积,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颛顼以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由,反对共工氏实行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而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了解得很少,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不惜牺牲自己,要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

共工氏驾着飞龙,来到半空,猛地撞向不周山。霎时间,一声巨响,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当即折为两段,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脉移动,河水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把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人东边的大海里去了。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说的就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的敬重。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这只是个神话故事,说明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能掌握自然规律,所以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才会把各种疑惑归因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创造了种种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的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

P34-47

序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奇书山海经/中国古代文学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40968
开本 16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631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0
15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57:53